“京師的人接到消息就用快馬傳訊,想來應該不會超過一天!”孫盛接著道:“不知道為什么魏國水師會有如此快的反應,從冉明遇刺,到水師兵臨城下,只有了三天時間。大小戰船四十余艘,其中一千多先頭部隊已經在燕子磯登岸了。”
桓溫想了想,道:“這沒有什么好奇怪的,魏國向來沒安好心。冉閔明面上把軍隊大量駐住在幽州、并州和關中沿線,吾敢肯定,他這一招肯定是瞞天過海。他的精銳部隊一定秘密南下了!”
這一次桓溫可沒有猜對,純粹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冉閔知道魏國的處境,他們魏國必竟立國時間尚短,后繼無力。所以他在這個時間內肯定沒有南下的打算。魏國的主要兵力大部分集結在魏國北線,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防備燕國和代國,而是防備著他們狗急跳墻,與正在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柔然人同流全污,狼狽為奸。
“好,好,好!”桓溫笑道:“這倒是意外之喜。就是魏國太小家子氣了,只派這么點人馬,鬼都知道他們魏國是虛張聲勢。”
原本這次謀殺的刺客尤公道真正的主人就是桓溫,桓溫根本沒有想過能殺害冉明,只是想轉移眾人的視線,順便嫁禍瑯琊王右軍,激化冉明與瑯琊王氏的矛盾。然而桓溫也沒有料到居然有意外之喜,尤公道不僅出其意外的在冉明身上留下七道劍傷。
這讓桓溫非常高興,必竟冉明才是桓溫家眷被擒的元兇,桓溫此舉也算出了口氣。
孫盛道:“郡公錯矣,此乃天賜良機?”
桓溫不解的道:“何解?”
“郡公何不發兵勤王?”孫盛一臉奸笑道。
“發兵勤王?”桓溫念叨了三遍,終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老夫明白了!老夫這就上書陛下下,老夫是大晉忠臣,為了大晉國柞,為了陛下,吾要與魏國血戰到底。安國,這封奏折,看來還要你來代勞。”
“敢不從命?”
桓溫扔掉魚竿,返回岸上的軍營之中,桓溫回到軍營,立即點鼓聚將。
“咚咚咚”片刻間,一列列士兵在校場上。桓溫在姑熟駐有一萬五千軍隊,距離僅僅一百多里的建康城西布置這么多軍隊,基本上可以做到朝發夕至,就是因為這支大軍的存在,東晉朝廷一直不敢對付桓溫。
各統兵大將進入中軍大帳,見禮之后,就聽桓溫一番激情洋溢的演說,聲稱魏國已經兵臨建康城下,他們作為晉臣,大晉的將士一定要保衛大晉,與魏國血戰到底。
眾將領的情緒很快被桓溫帶起來了,桓溫背著手朗聲道:“在戰場上,局勢千變萬化,有道是將在外,君命不所不授。所以我們這一次沒有王命,也要求建康與魏軍兵鋒之下。眾位將士,你們有沒有信心,保衛建康,打敗魏軍!”
“有,有,有”
“很好。”桓溫道:“現在本大將軍命令,鄧遐!”
“末將在!”
在世說新語中,說鄧遐勇力絕人,氣蓋當時,時人譬之為樊噲。為桓溫參軍,數從桓溫征伐,歷冠軍將軍,數郡太守,號為名將。襄陽城北沔水中有蛟,常為人害。鄧遐遂拔劍入水,蛟繞其足,鄧遐揮劍截蛟數段而出。也有人說他是二郎神的原型之一。
“爾率五千部曲為先鋒、王誓為行軍參軍,立即點兵出發。”
“尊命!”
最后桓溫留下孫盛總領輜重軍務,一萬五千大軍盡數,在與桓溫上書的奏折一前一后向建康行去。
建康城鐘鼓樓大街冉府,諸蒜子進入冉府已經兩個時辰了,不停的追問“膠東王醒了沒有?”
千萬次的問,結果無一例外,都是相同的。
諸蒜子的耐心到了極限,沖太醫素也沒有分析清楚所以不敢亂下藥怕……”
“啪啪!”跪在地上的林承平臉上突然挨了兩巴掌。堂堂太醫正被人打了,他哪里咽得下這口氣?可是等他看清打他臉的人,嚇得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只見小皇帝司馬聃摸著疼痛的手道:“給你兩個時辰,如果再救不醒師尊,朕誅爾九族~!”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個宦官道:“門外有人說他有辦法解毒!”
諸蒜子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道:“快請”
不一會兒,一個須發全白,很人仙風道骨道士出現在廳內。道士飄飄然的一施禮“瑯琊葛洪參見太后。”
ps首先向大家說聲抱歉啊,最近被單位逼得沒有辦法,為了春節聯歡晚會,給單位寫了一個小品一個相聲的臺詞,數次修改,腦袋都大了。終于于昨天晚上完成了任務,最終定稿。好了,終于可以專心碼字了。今天略休息一下,明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