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錢之后,張三也像冉明在后世一樣,開始慢慢有黑漂白。他不再直接打理那些民憤極大,卻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比如收取保護費、綁架、勒索、逼良為娼等。而是利用親信,與其他地痞流氓單線聯系,從中找人辦事,賺取其中的利潤。就像黃勝堅這樣綁架那些落單的壯丁,賣給礦主當奴隸的事情,都是由張三牽頭,從中說和的。即使這件事情曝光,事情也不會查到張三頭上。
通過套黃勝堅的話,王猛這才知道黃勝堅的上線張三不僅是一個頭頂長瘡,腳底流膿的喪盡天良的壞蛋,就算死一萬次,也不會虧了張三,所以王猛挑起黃勝堅與張三的爭斗,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黃勝堅不傻,他雖然想得到大靠山,可是也不會做拿雞蛋碰石頭那樣的蠢事。可是,投靠霍棋的誘惑對黃勝堅來說也不算小。就這樣黃勝堅悄悄派人打探張三的虛實。王猛知道一旦讓黃勝堅知道了張三的實力,別說他會向張三動手,就是會不會把他賣給張三都是一個問題。王猛就故意向張三透露了黃勝堅想要對付他的消息。
張三得到這個消息勃然大怒,就帶著人來找黃勝堅的晦氣。黃勝堅得知張三居然帶人來找他了,嚇得當時臉就變了。黃勝堅甚至連想不都不想,就向張三服軟。王猛豈會讓黃勝堅如愿,就暗中向張三放了一個冷箭。張三一看黃勝堅居然敢埋伏他,也不聽黃勝堅的解釋,直接下令絞殺黃勝堅一伙。
毫無意外,黃勝堅一伙人根本就不是張三的對手,十幾個心腹都被張三所部亂刀砍死,王猛則趁亂逃了出來。由于王猛身上并沒有錢,所以他這一路是邊打短工,邊乞討,非常困難的來到了。
冉明聽到這里,感動得一塌糊涂。這是一個多好的小弟啊,居然對他如此死心踏地。冉明激動得都說不出話來,“先生如此…如此…待孤,孤何以為報?”
“臣非是為一已私欲。”王猛正色的道:“殿下有明主之象,社稷在殿下手中才是蒼生之幸,天下萬民之幸。”
得到王猛的相助,原本一頭霧水的冉明變得輕松多了。短短幾天功夫,秦國的架子就搭了起來。王猛啟用上邽人姜協,字孟義為秦國統軍將軍、秦王府知事參軍。姜協是姜維的六世孫,而姜氏則是上邽豪族。隨著冉明任用姜協,也讓上邽本地豪族敵意漸減,雖然沒有一舉讓姜氏一族真正歸心,不過卻開了一個好頭。
隨即王猛又讓冉明啟用隴西人李賢,字遠達為秦王府長史令。李賢李遠達是隴右李氏的后起之秀,雖是弱冠之年,卻才學過人,聲名遠播。此時隴右李氏也像謝氏一樣,并沒有到達歷史上的鼎盛時期,所以當冉明向隴右示好時,隴右李氏給冉明的回報也是巨大的。不僅在政事上給予方面,還讓族中子弟投靠冉明。就連時任扶氏內史隴右李氏門閥的李俊,河州從事李思也都寫信跟冉明聯絡感情。
接著,王猛又讓冉明啟用金城張氏之張倫,伏羌人趙訓等名士為秦王府內史。
隨著這些人才的充任,讓冉明也避免了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王猛知道秦州人其實非常排外,無奈之下,只得先拉攏秦國本土士紳,緩緩圖之。
隨著秦國政務進入正常軌道,冉明也展開了他的發展大計。
秦州雖然地處絲綢之路的要沖之地,但是本地的產出卻非常稀少,除了馬匹和皮毛之外,也就一些牛筋、牛角之類的特產。這里的耕具還是原始的扶犁,而且鋼鐵極度匱乏,有的人家甚至連菜刀都用不起。
冉明來到秦國開設的第一個工廠,就是開發這里儲量豐富的石灰石,大量燒制好的石灰石開始用來修路,經過泥土和石灰混合后夯實的路面雖然比不鋼筋混凝土,但昌比原來的官道好走多了。
就在冉明大力開發籍河北岸的羅峪溝內的石灰石時,意外的發現了一個儲量并不算太小的鐵礦山。冉明大喜之下,他的冶煉廠也落戶羅峪溝了。
冉明使用的冶煉技術其實就是原始的灌鋼法,既把從鐵礦石中煉出來的生鐵,與料鋼混在一起用焦炭煅燒,這樣就可以得到鋼鐵。這樣做的鋼鐵不僅效率高,更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成本大大降低。煅燒出來的鋼水,直接澆注在模具內,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器具。比如鐮刀、斧頭、鐵锨等。從模具內冷卻的器具,只要稍加打磨,就可以得到質量不亞于手工鍛打的鋼刀器具。
一把精鋼打造的菜刀售價簡直另人發指,只要九十錢。一只鐵锨只需七十錢,至于可以砍樹劈柴的斧頭,也不算貴,只需要一百六十錢。
別說只是成品鋼刀器具,就是同等重量的生鐵也不止這個價錢。得到消息的所有人感覺冉明這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做好事。也有人感覺冉明是一個瘋子,敗家仔。這些得到消息的商賈和百姓,開心得簡直要瘋了。
他們害怕冉明會賣斷貨,他們就沒有這個便宜可占了,所以只要是得到消息的人,都快速的向上邽涌去。
從冉明的羅峪溝冶煉廠投產、成品開始出售,短短十幾天的功夫,大量的商賈不惜跋山涉水來到上邽。
冉明看著城門前大量涌進的人群,豪氣沖天的道:“這里因孤而改變,未來這里將會有萬丈高樓,拔地而起。”
ps回來之后,這幾天天天有酒場,中午喝的酒,到了晚上還沒有完全清楚,勉強的碼了一點,明天就會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