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的問題,我來想辦法!這兩個新編屯可以先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訓練,然后把原來的三個屯和兩個新編屯的人員打散,以老帶新,組成五個屯。這樣可以保證五個屯的戰斗力。”冉智道:“近來本城守也摸清了憶黃城周邊的地形情況,在憶黃城北海是海,東西兩則則是大火山和五指山區,沒有可供通行的道路,若是阿里卡該部進攻憶黃城,南面的獅子嶺是必經之路。在獅子嶺我們可以構筑防御工事,形成一個關隘。把我們戰艦上的二十四具八牛弩、六部投石器全部拆下來,移至獅子嶺。在獅子嶺屯駐兩個屯,再加抽調一百五十名水手和工匠,讓他們負責協助操作八牛弩和投石機。這樣以來就可以拒敵境外,也不會因為外敵犯境,而造成工期延誤。”
“是,城守!”楊運起身抱拳:“職立即去安排。”
冉智點點頭:“我們也算有一個立足點了,那么我們的發展計劃也可以實施了。全面的發展,特別是人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決定我們這個團體以后可以走多遠,我們憶黃城,如果缺少人才,想從中原吸引人才,這還非常困難,除非活不下去,否則沒有人愿意移居夷州。即使拿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綁過來,能得到他們的人,也得不到他們的心。所以,為了以后的發展,我們必須儲備人才。建立學堂雖然刻不容緩,不過我們卻沒有那個實力支撐,這樣啊,本城守有一個意見,那就是在我們所有百姓之間,如果有上進心,可以晚上跟本城守讀書識字,另外憶黃城諸多職司都沒有人手充任,就連捉筆小吏都沒有,所以為了以后的工作開展,我們必須對口培養人才。
“雖然我們目前只有一座城池,這座城池也沒有建成一個輪廓。”冉智道:“本城守相信,我們有一天會占領整個夷州,夷州和豫州差不多大小,豫州有十郡國九十七城。夷州將來至少要建筑上百個新城池。要建設上百個城池其實不難,等我們驅逐了所有的土著,團結我炎黃子孫,就可以做到。可是我們有足夠的人才管理這些人城池嗎?沒有城池我們可以自己建設,沒有人才我們也可以培養。吳主薄!”
吳去病聽到冉智點他的名,也學著楊運的樣子,恭恭敬敬的起身道:“職在!”
冉智道:“主薄參機要,統領府事,你負責自行招募至少十名佐官,親自培養他們,早日讓他們勝任職司事!”
“職明白!”
冉智點點頭,又沖羅玉虎、方玉成等道:“你們也一樣。”
原吳村周姓族人周超被冉智委任了將作監都監。周超是吳村原來的最有名的鐵匠,最善長打鐵。雖然楊運也招募了不少匠人,不過冉智見周超年紀雖然不小了,卻說話條理清晰,非常關鍵是周超識字。
冉智道:“周都監,盡快選址把定下來,要把將作監的架構建立起來。目前憶黃城附近沒有鐵礦,我們的兵甲只能外購,購買不僅不方便,也要耗費大量的錢財,而錢財也是我們目前最缺少的東西。”
周超道:“城守,我們會稽周氏在會稽原本是名門望族,只是族上惡了權臣王敦,這才破敗。我們這支遷到了夷州,而是四房卻流落到了瓊州。四房族人在瓊州經營的就是海貿,他們手中有錢,我們可以從他們那里購買過來鐵,自己打造兵甲!”
冉智點點頭,他手里如今只有三千金相當于三千萬錢,如果購買鐵則能買三十萬斤。冉智想了想,感覺從魏國不其購買成品裝備不是太貴,就采取自行打造。冉智倒也不含糊,直接讓司倉中方玉成拿出其中一千金交給周超,讓其向瓊州周氏購買十萬斤鐵。
憶黃城地處北部盆地,屬于夷州非常罕見的小丘陵地帶,這里的森林不算太茂密,也沒有太多大型的獵物。對于農耕民族來說,一家五口只需要百畝旱田,或是六十畝水田,如果是兩季稻子則需要三十畝。對于游牧民族來說,養活一家人口,則需要至少二十里茂盛的草場。但是漁獵民族則需要更加廣闊的范圍。否則就沒有足夠的獵物養活他們。
憶黃城周圍百里范圍,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部落,這樣也給冉智較大的生存空間。經過半個月的艱難運輸,從戰艦上拆下來的八牛弩和投石機都運到了獅子關。在半個月的時間內,楊運也在獅子關建起了半永固的防御設施。
這樣簡單用木樁和泥土建筑的簡單城墻,對于漢人軍隊來說,防御力非常弱。可是對于連硬弓都沒有的土著來說,這防御就是他們逾越的屏障。就在冉智抵達夷州的一個月后,憶黃城迎來了一群客人。這是經吳去病邀請的原吳村有姻親或交好的漢人村落的代表。這一行代表共六人,分別屬于三個村子。這三個村子都是生活在中部盆地的漢人村子,由于最大的吳村已經投靠了憶黃城,他們也倍受土著的打擊。好在阿里卡該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吳村身上,這才給了他們**之機。
ps第二更有點懸了,盡量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