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北庭風起
魏國內閣財相謝安憂心的道:“在過去的一年中,完成財政收入三千零二十六萬四千三百二金,其中財政支出為五千三百萬金,其中財政支出為各級官員俸祿六百五十五萬金,教育支出一千六百二十七萬金,軍費支出五百六十萬金,基礎建設支出兩千三百萬金。財政赤字兩千三百萬金。”
“赤字才兩千三百多萬金啊?”冉明可沒有像謝安那樣憂心重重,反而有點不以為然。作為一個黑道**,冉明對經濟還是非常了解的。適當的財政赤字,適當的通貨膨脹事實上卻一定的刺激經濟發展。在后世日本的財政赤字已經是日本gdp總和的兩倍以上,而美國光欠下的債務就達幾十萬億之巨,人家不照樣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且,看美國的樣子好象也沒心思要還錢的架勢。其實后世很多憤青都叫嚷著,中國應該逼美國還錢,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白癡的提議,一旦美國還錢,大量的資金涌入,中國的經濟馬上就會陷入崩潰之中。
就像魏國,雖然瘋狂的殖民和商業發展,讓魏國朝廷財政收入持續增加。但是魏國的通貨膨脹也是非常明顯的,如果在永興三年的時候,魏國每一金的貨幣值差不多相當于后世的一萬人民幣,可是在這個時候,一金的價格最多相當六七千塊。
國家經濟調控,光靠發行新貨幣,其實是最愚蠢的做法,只是在一味的透支國家信用,如果像明朝那樣無休止的印刷銀票,結果就會把銀票變成廢紙一張。事實上魏國的經濟發展,冉明依靠的就是外部劫掠,以供國家支付銀行的利息,這樣聽起來有點荒誕不經,事實上只要玩的靈活,卻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后世的天朝經濟體制呢,一年一年的維持下去,依靠的其實一種變相的龐氏騙局,這一套金融理論,冉明清楚,可是謝安卻不清楚,冉明給謝安雖然講過很多次,可是他反而越聽越迷糊。不過冉明卻知道,魏國的經濟根本沒有問題。
看著謝安如此憂慮重重的樣子,冉明忍不住沖謝安這個可以比作孔明的歷史名相翻了一個白眼。
當然,魏國的財政赤字雖然不小,但是由于有海外殖民地的收入支撐,根本沒有問題,反而可以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百姓生活質量,接著冉明又聽一議政報告,在過去的一年中,魏國的糧食產能達到一億四千萬石,這個數字聽上去不少,事實上平均下來卻仍不大,人均糧食每年僅僅七百六十余斤。當然這些成績足以讓冉明自傲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也只有引進了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后的康熙朝,其實也只有人均五百八十四斤。不過,這個數字在冉明看來還是粉飾的。
“諸位,很不錯。現在的帝國,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國強民富的大國了。在這個時代,工業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帝國要成為世界級的強國,甚至要和其他國家爭奪世界霸主,就必須要由強大的工業作為支撐才行。從目前來看,帝國雖然和其他強國相比最還有不小的優勢,但是,我們不能自滿,還要繼續埋頭奮進,勇往直前。”冉明笑著說道。議政會上雖然只介紹了帝國的各項產值的指標。但是。具體更詳細的數據,實際上昨天就已經送到冉明的手上了。帝國現在的實力。總體而還是讓冉明很滿意的。
就在冉明還在召開御前會議時,位于天山腳下北庭,還處于一片冰天雪地中,零下三十度的低溫,讓所有的人們都失去了活動的興趣。
北庭這個地名主要是因為自漢武帝起,漢朝與匈奴發生大規模戰爭,至東漢時匈奴已元氣大傷,分裂為南北二單于,史稱北單于庭為北庭(單于庭指匈奴的王庭即首都)。東漢永平十七年(74),漢政府派戊尉耿統領數百人屯田于今北庭(吉木薩爾縣北),在那個時候起,北庭正式開始建城。哪怕是西晉滅亡,北庭城一直沒有淪落在胡人手中,不過隨著涼國內亂,涼國重心東移,北庭城也年久失修,防御力大不如從前。
好在,北庭城生活的漢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卻生活在群胡包圍之中,生性彪悍,而且軍備不錯,所以勉強堅持了這么多年。不過,漢人在北庭可以控制的地方,只有北庭城周圍數十里的范圍。
隨著魏國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北庭又重新繁華了起來,此時,北庭的漢人已有數萬人之多,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動了北庭的農業大發展。勤勞樸實的漢人雖然讓北庭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發展,特別是依靠先進的技術,大量開墾農田,沒有去過**的人都以為**都是一片荒漠,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識。別的地方不說,僅僅北庭境內就擁有大小十條河流,可適合耕地的面積超過十六萬傾(一千六百萬畝),除了這些耕地之外,還有七千六百多萬畝森林,天然草地面積超過五千萬畝。
隨著漢人的大量涌入,勤勞的漢人依靠勤勞的雙手,很快從這里的土地了創造了豐富的財富,從而快速拉開漢人與西域各族的富貧差距。在這個時候,人性的劣根顯現出來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漢人的富裕,也引來西域各族的窺視和嚴重不滿。
可是漢人在西域的實力已經今非西比,除非霸占了車師古國的宇文國,此時宇文國已經今非惜比,這支由吐谷渾人殘部建立起來的國家,如今已經吞并了天山附近的車師國、高車國以及柔然漢國,如果按照歷史正常發展,在大約一百五十多年以后,這里將建立突厥汗國,然后逐步東侵。
當然對于漢人的西進,宇文忔也是非常警惕的,不過他為了不過度刺激漢人,所以對位于北庭的漢人并沒有采取過激的措施。不過,宇文忔也并沒有放任漢人在西域的發展,而是在位于北庭西二百二十里的地方,原絲綢之路的一個驛站,建立了俱六守捉城(六運古城),這樣以來,不僅卡死了漢人西進之路,同樣也扼守住了漢人在西域的發展,同時宇文忔仍不放心,又在北庭之北一百六十里的耶勒守捉城(北莊子古城),這樣以來,漢人絲綢之路南北兩線皆被堵死,除非漢人愿意翻越北面卡拉麥里山或博格達山,可是這兩座龐大的山脈,都是海拔超過三千六百米以上的高山,終年積雪不化,更加困難的,這里并沒有山路,想重新開辟一條新路,要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
在魏國大軍沒有真正進西域之前,光依靠中亞開發公司的力量,顯然沒有對付宇文國的實力。中亞開發公司的實力不弱,讓他們對付一般的沙盜馬匪,他們倒沒有壓力,可是對付擁有十數萬精銳部隊的宇文國實力就不夠看了。在這種情況下,宇文國卡著絲綢之路,不僅扼守住了漢人西進之路,同樣依靠絲綢之路,收取大量的稅收,從而得到的國力的發展。
然而,就算這樣,宇文忔仍沒有打算放過北庭的漢人,因為他想借著機會試探魏國的底線,魏國會不會對西域領域產生企圖,憑借著魏國的國力,一旦魏國產生西進的戰略企圖,宇文國哪怕是加上西域各族,仍不具備與魏國對抗的實力。
哪怕極寒冷的天氣,仍沒有冰封住西域冰封下面的陰謀,這場針對魏國行動的陰謀,慢慢開始滋生。
北庭已進入了黑夜,守衛在城墻上的魏國士兵開始點亮了火把,夜空中除了冰雪呼嘯的聲音,似乎萬籟俱寂。如今西域特使籍破虜不顧寒冷,沿著熟悉的街道進行例行巡邏。漢人雖然在北庭擁有不下四萬人,然而,軍隊太少了。僅僅不足兩千將士,想要完全防守這座北庭城,就容不得半點差錯。
看著一片寂靜的城內,除了那些胡姬開設的酒肆還有不少酒鬼在喧鬧之外,似乎一切都非常平靜。慢慢的籍破虜帶著一百多名士兵巡視完面積并不太大的北庭城,開始登上了城墻。
天空有半彎殘月,夜涼如冰。望著遙遠的鄴城,籍破虜喃喃的道:“夜深深,往事多傷心,愁怨奈何依舊在,邊塞曉月風漸緊,苦尋夢中人。上弦月,依稀夢雙親。過往千般皆不復,興衰榮辱與君恩,但見兵甲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