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兵未完成系統訓練,且國家目前比較貧窮,軍隊訓練投入不足。部分部隊甚至可能沒辦法適應南方濕熱環境,導致作戰效能下降。
越國北部多為山地和叢林,便于隱蔽和伏擊。
華夏北方部隊對濕熱氣侯不適應,很有可能會得例如痢疾等,瘴氣引發的疾病。
這一點,咱們上戰場的時侯,就已經有所l現。
而且越國地形復雜,多是山地叢林,軍人對當地地形適應性不足,很有可能導致機械化部隊難以展開,火力優勢無法完全發揮。
如果長期作戰,咱們的后勤保障與通訊也是短板。
之前越戰時,華夏許多援助越國的工業設備,在咱們離開的時侯就已經被他們摧毀。
如果真的打到對方境內,怕是后勤保障會難上加難。
而通訊設備這一塊,通訊技術落后。
團營級單位依賴通訊兵傳遞消息,無線電等現代通訊工具未有效普及,很有可能導致信息傳遞延遲,戰場指揮效率低下。
你確實制造出來了對講機,可這東西的范圍有限。
如果真打起來,大規模的遠距離戰爭無法應用。
至于軍備上,毛子國目前向越國提供了大量火炮、坦克等裝備,這些肯定是咱們目前比不上的。”
夏黎在陸定遠開始分析如今兩國差距時,就開始認認真真的聽著他的分析。
不得不說,陸定遠不愧是軍事大學出來的高材生,對兩國如今的軍事力量分析的頭頭是道,而且之有物。
可是越聽陸定遠說的這些,夏黎臉上的表情就變得越加復雜,到最后已經有幾分扭曲。
等陸定遠說完,她深吸一口氣,扯出來一個有些猙獰的微笑。
“你竟然能分析的這么清楚,要不你跟上邊反映反映,看看可不可以提前應對?
明知道有不足的地方,還非要拖到真正戰爭的那一天,讓華夏這邊的戰士們損失慘重,你覺得這對嗎?”
開玩笑,人家都說“防微杜漸”,在事情剛開始有苗頭的時侯,就得將危險滅殺于萌芽。
可這倒好,明明知道現在跟越國打起來弱勢有多大,甚至能考慮到自身缺點在哪里,卻完全不想著補窟窿,就等著到時侯用命填。
這可還行!?
陸定遠抬眼看向夏黎,眼神里盡是無奈,“你當我能考慮到這些,上面的人就考慮不到嗎?
可問題是,目前兩國關系雖然緊張,卻誰也不能確定未來終將會有這么一戰。
即便將來會有這場戰爭,可這場戰爭什么時侯會發生?
三年?五年?十年?
不提軍工和華夏的工業水平,咱們只談華夏的軍人。
戰時的軍隊編制人數,和平時期的軍隊編制人數肯定不一樣,不通規模的戰爭,也會導致軍隊編制人數的不通。
就算我們提前訓兵,沒有大規模的戰爭,那也只是紙上談兵。
真刀真槍的去演練,子彈火藥大炮的費用從哪里來?
就說饕餮號出現了這么久,可華夏使用饕餮號的最大作用是震懾,就算真的讓饕餮號參加戰爭,一秒鐘幾萬塊上下的軍費,真正讓他開炮的時侯又有幾回?
如果提前擴軍,擴多少人合適?軍費從哪里來?
老百姓都吃不起飯,又何談養兵?
給普通軍人發放的補貼都是小數,更高的是部隊的一系列后勤支出。
招了兵得發衣服吧?得讓人吃飽穿暖才有力氣訓練吧?
吃的不好,軍人哪有力量訓練?
吃的好,軍費又從哪兒來?
既然招了兵,就得發槍吧?
千八百支槍很少,招一個師的兵,就得發上幾萬的槍支,還有其他的彈藥,以及訓練經費。
這些錢又從哪兒來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