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船管帶楊士釗,他們三艘哨船在蘇祿國東海海面搜尋西班牙人船隊已經七天了,至今沒有發現敵人的蹤影。按照**水師**給他們哨船劃定的尋找區域,楊士釗他們在沒有發現敵人船隊的情況下,根據**出發前指令向北航行于主力船隊匯合。在茫茫大海上要想找到敵人船隊不是個簡單的差事,管帶楊士釗給友船發信號,向東搜尋一天后再向北與主力船隊匯合。以前蘇祿國以東海面是西班牙人的勢力范圍,**帝國還沒有與西班牙人翻臉之前,**軍一般不會來此挑釁。特別是薩馬島北方海峽是西班牙人的海上航行商道,為避免誤會**軍水師幾乎不清楚這里的海況。
好在爪哇國在戰前派船對這個海峽進行了測繪,西班牙人后來收縮兵力防御馬尼拉城,帝國南海船隊才得以順利穿越海峽。蘇祿國東面海況比較復雜,熟悉當地地理環境的漢人并不是太多,能逃過蘇祿國土人屠殺的漢人大多居住在蘇祿國主島。這里從宋時就被稱為呂宋島,蘇祿國國王在大明成祖時期朝覲之后,大明朝廷為尊重其主權,一般在官方文獻中把此地稱為蘇祿國。帝國南海水師船隊主要巡查了潘丹島和藍弧野島,以及依林島附近所有海島,就是沒有發現西班牙船隊的一絲蹤跡。據英國人將西班牙船隊規模大約在六十艘左右,他們出現的位置大概在波利略島附近。
按照帝國**水師**的估計,如此龐大的船隊必須要有補給碼頭提供給養,要不然這么多的水手漂浮在海面上支撐不了多久。帝國兩大水師二百余艘戰船搜尋了二十天,只找到了五處廢棄的碼頭。從這些碼頭廢棄的程度上看,差不多有大半年都沒有使用過。很顯然,西班牙船隊隱藏在一個不知名的海島上,用以躲避**軍水師鋒芒。搜尋西班牙船隊的**軍水師測繪了這里的海況,在雙方主力會師之后,**水師提督張森和南海水師提督鄭成功商議,由南海水師繼續監視潘丹附近水域,**水師則在波利略海島附近繼續查找西班牙船隊下落。同時,兩路水師大軍還商定了聯絡信號,只要一方發現敵軍動向,立刻用煙花彈示警,力求全殲西班牙船隊。
**水師偵查哨船楊士釗船隊在向東航行不過半天時間,就發現了東方隱隱約約出現了成片海鳥群。航海經驗豐富的管帶楊士釗,他明白成群海鳥出現意味著這里有海島,立刻下令三艘哨船拉航行開距離。哨船巡查的目的,一是偵查敵情,二是向主力船隊報告敵情。雖然**軍水師哨船火力強大,管帶楊士釗還沒有狂妄到他們三艘哨船能對抗西班牙整個船隊。楊士釗這樣編排航行隊形主要是考慮到,萬一遇到西班牙船隊,可以讓最后一艘哨船不會落入敵人的陷阱,進而能回去引導主力對敵進攻。管帶楊士釗行事極為謹慎,他每一次探查海島之時,都會預想最壞的情況。隨著楊士釗哨船信號旗手打出命令,三艘哨船從橫陣變化為長蛇陣,三艘哨船的距離也拉長到間隔十五里。
夜晚不利于發現敵情,楊士釗也在傍晚前看到了海島的大致輪廓。楊士釗認為,最為穩妥的辦法就是白天沿著海岸線航行,他打算從南向東再向北繞行海島探查。接近海島最大的危險來自于未知的海域是否有暗礁,楊士釗選擇離海島三十里下錨停留過夜。為不暴露行蹤,**軍三艘哨船只在船尾下層一只照明燈,后方友船可以借此估算出間距,而海面三個方向可能接近的敵船則不易察覺。冬季的海面難得風平浪靜,無月的天空繁星閃爍,忙碌了一天的水手們吃完飯后早早地進入了夢鄉。今夜水手們注定睡不踏實,在前甲板值更負責觀察的見習把總突然發現,在哨船東南方有一顆緩慢移動的星辰。這顆昏暗的星星在夜晚中時隱時現,宛如團鬼火顯得十分神秘。
他趕緊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也就一炷香的工夫這團鬼火消失在暗夜之中。他趕忙跑到船尾叫醒船艙里睡覺的管帶楊士釗,向他報告這一特殊情況。被從睡夢中叫醒的楊士釗一聽到這個情況,立刻下令哨船起錨并敲響船鐘提醒后方兩艘哨船跟進。寂靜的夜晚除了海浪拍打船身引起的“嘩啦,嘩啦!”聲外,“當!當!當!”聲尤為刺耳。一下子,三艘哨船頓時忙碌起來,鐵錨被絞盤從海底淤泥拔起,收好的船帆掛起滿帆。**軍三艘哨船依舊沒有點亮夜晚航行的船燈,他們掉轉船頭向東南方向疾馳。大約航行了二個多時辰,于天亮前管帶楊士釗得到了桅桿上觀察水手的稟報,哨船左舷東南再次發現敵船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