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平府,劉毅倒沒有急著給成康安排事情。而是讓成康先熟悉熟悉青弋軍,畢竟是第一次和新軍打交道,肯定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他特地讓史可法陪同成康。而成康的家小也安頓下來,劉毅在城內給成康安排了住宅,并且給成康配備了護衛。飛天鼠和遁地鼠兩兄弟表現不錯,劉毅將二人從親兵隊中分出,擔任成康護衛的隊正和隊副,并給成康調撥了五十名高手組成了他的親兵。成康受寵若驚,他活了這么大歲數,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也能有護衛,當隊正隊副領著五十名親兵向他報道的時候。當五十名精壯漢子雙手抱拳喊出參見軍師的時候。成康不禁淚流滿面,這次不是做夢,自己真的有機會能一展胸中所學了。
而劉毅更是在想一件大事情。那晚跟成康暢談一夜,經過成康的點撥,劉毅的心理已經有了計較,成康的眼光確實毒辣。特別是他站在了戰略的高度,而不是戰術的高度,這正是劉毅目前所欠缺的。作為共和國的優秀軍人,要說戰術,劉毅有領先明人幾百年的眼光和見解,可是戰略方面不行,這是多年的研究和積累沉淀下來的東西,甚至說白了還需要一些天賦,劉毅目前所著眼的還是怎么發展青弋軍,怎么搞錢支持青弋軍的消耗這一方面的問題。
誠然,跟徽商總會不斷的深入聯合之后,收入是在增加,包括鄭芝龍也不斷的給他輸送利益,可是青弋軍已經不是以前那一支小小的軍隊,現在的青弋軍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再加上工坊,每日消耗的錢糧何止巨萬。目前快捷的來錢方法有兩個,第一,找鄭芝龍談,在不影響他的利益的情況下,在對面的倭國取得一塊飛地,這其實劉毅早有考慮,九州就是一個好地方,土地肥沃,漁業和畜牧業,農業非常發達。銀礦和銅礦還有煤炭鐵礦石等礦物儲備極其豐富。可以說是一個寶庫,自己只要能把九州島拿下,成為事實上的殖民地,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源輸送過來,鄭芝龍的勢力大本營在九州島,但本州島南段也是他的地盤,可是畢竟倭國是鄭芝龍的勢力范圍,想要在倭國有所動作,就必須跟鄭芝龍談妥。實在不行,可以用軍工產品來和鄭芝龍做交易。
其次,攻打九州也可以鍛煉水師的實戰能力,總訓練沒有用,現在的倭國雖然是德川幕府,可是真打起來應該難度不大。那只是表面上的**,私下里暗流涌動,德川家康統一日本還沒有多少時日,關原之戰關西軍被關東軍打的一敗涂地,石田三成等西軍首腦被德川家康殺了干干凈凈,此時不過才過了三十年而已,仇恨沒那么容易忘掉。九州島是關西軍的一個重要基地,那里的總體情緒是反對德川幕府的,自己要是攻打九州島,相信德川幕府的軍隊一定不會全力相救,如果自己能和九州島上那一片的大名邊打邊談,反正是求財,相信他們到時候一定愿意花錢保平安,自己也可以給他們一些新的火器,讓他們滋生反對德川幕府的野心,這樣就能發一筆戰爭財,這對于鄭芝龍來說不是一件壞事,戰爭環境下,以鄭芝龍在海上的實力,哪怕是在倭國自立為王劉毅都信鄭芝龍能干的出來。
一個分裂的倭國對大明才是有利的,沒有幕府的監控,他們的鹽鐵資源,煤炭資源,金銀資源都可以為我所用。劉毅仿佛已經看見了一座金山在海的對面朝自己招手。天授不取豈不是暴殄天物。他如是想到。
拿下九州之前倒是可以按照成康的方略,占領濟州島,濟州島是一個小島,后世劉毅也去旅游過一次。環境非常優美,天藍海綠的,空氣也很新鮮的。最高的山叫什么漢拿山,是一座火山。劉毅也曾經爬到過半山腰,山里的氣候跟城市里的就是不一樣。不過其他就沒什么了,面積也小,島上資源貧瘠,可以理解為一個火山島,有很多火山巖,水資源很好,其他的就不行了。當時導游說過,濟州島古代叫耽羅,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元朝建立之后,耽羅國被高麗吞并,到了李朝之后,耽羅這塊地方更是被當成了流放犯人的地方。其性質有些像海南島,在古代也是貧瘠之地,專門用來流放犯人。
但是在劉毅看來,濟州島畢竟比皮島的條件要好很多,飲食資源上基本能做到自給自足,非常適合屯兵,只要自己的兵馬在濟州島上立足,配合一支強有力的水師,建虜和**根本就拿自己沒辦法。自己也不用以大明官方的身份出現,也就是學鄭芝龍建立一支所謂海盜隊伍就行了。可以以那些番人為急先鋒,加上青弋軍的正規水師,反正沒有人能查的出來這支隊伍的來源。自己可以讓晉軍假扮海盜王,在海外開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