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爺,父皇,皇兄,列祖列宗,朕對不起你們,對不起先祖,九泉之下朕無顏相見啊。嗚嗚嗚嗚……”京師太廟,崇禎跪在占地二百余畝的太廟廣場**,身后跪著的是宗室還有文武百官,張獻忠攻破鳳陽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般飛向京師,皇陵被攻破,鳳陽城的百姓遭到屠戮,更加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張獻忠竟然將皇陵盜掘一空,早就知道張獻忠喜歡盜墓,沒想到他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皇陵給毀于一旦。雖然崇禎當日跟溫體仁談話之后,心里已經做了一些準備,但是當這件事情真正降臨到他身上的時候,崇禎還是無法做到淡定。
這可是鳳陽皇陵啊,就像普通人家的祖墳被毀一樣,讓崇禎如何自處,而且崇禎最感到自責的是,本來如果調動新軍是很有可能挽救皇陵的,但是為了天下大計,只能將皇陵擱置在一邊,繼續限制新軍的行動。反過來說,崇禎這么做在他看來算是保住了大明江山,可是卻沒能保住自己朱家的祖墳。皇陵被毀,崇禎無比自責,當消息傳到京師的時候,崇禎直接在金鑾殿當殿暈倒,大臣們手忙腳亂才將崇禎弄醒,醒來后的崇禎嚎啕大哭,稍微停息下來之后立刻召集在京師的所有宗室還有文武百官立刻去太廟哭靈。
此刻,張獻忠自成為大西王的消息對于崇禎來說都沒那么重要了,皇陵事件被擺上了首位。崇禎在太廟廣場放聲大哭,被崇禎的情緒所感染,宗室和文武百官如喪考妣,皆是嚎啕大哭。廣場氣氛一時間凄慘無比,讓人不忍直視。
“父皇,兒臣罪該萬死,兒臣罪該萬死啊,父皇!”崇禎摘下了頭上的翼善冠,砰砰的伏地磕頭哭喊,直到頭上已經磕出了紅印,滲出了隱隱血絲,王承恩實在是看不過去了,沖上去扶住了崇禎,“陛下,陛下萬勿如此,保重龍體啊陛下!”王承恩哭喊著跪求道。宗室的哭聲更大了,有的年紀大一些的宗室竟然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暈死過去。
崇禎抓著王承恩的手說道:“不要管朕,朕心里難受,心里難受啊,鳳陽皇陵就這么沒了,朕怎么能跟列祖列宗交代。獻賊!朕必殺汝!”崇禎指天發誓道。此時,崇禎內心對張獻忠的恨倒是真的,說白了,崇禎現在跟張獻忠的關系不是皇帝和反賊的關系,也不是站在國家的角度,從兩個人的角度來看,分明是已經結下了私仇,張獻忠掘了崇禎的祖墳,這在尋常人家看起來都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崇禎作為一國之君又怎么能忍得了。何況張獻忠這個不知好歹的東西竟然在鳳陽稱王,擺明了是不將朝廷放在眼里,更是擺開要和朝廷分庭抗禮的架勢。
現在在崇禎的心目中,張獻忠比闖王高迎祥,甚至比建虜的威脅還要大,高迎祥雖然自稱闖王,可是一來他的實力不強,二來除了在陜西山西跟官兵鏖戰以外,其實也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或者說沒有做過什么有影響力的大事。而建虜是典型的強盜性質,搶錢搶糧,但是遇到強大抵抗,最后的結局也是退走,不是長期性的攻入關內,占領關內土地,威脅大明統治地位的組織。可是張獻忠不一樣,他打下了中都鳳陽,大明總共就三個有代表意義的城池,除了京師之外,剩下兩個都在南直隸,他既然打下了鳳陽,下一個目標就是應天府,不管他能不能過得了長江,打下鳳陽毀壞太廟的事情影響太過于惡劣,一旦宣揚出去,將會讓反賊陣營士氣大振,而張獻忠的影響力會進一步擴張。明初期的歷史崇禎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說白了,朱元璋當年不過也是一個割據勢力,最后不也成為了大明的開創者。雖然張獻忠在現在的朝廷看來是反賊,可他何嘗不能成為下一個朱元璋?不行,張獻忠必須要剿滅。
崇禎止住了哭聲,看似跪坐在地上發呆,其實內心里已經是百轉千回,朱國正戰死,顏容暄也被張獻忠處死,這次鳳陽丟失的主要官員都已經身死,他們的家人崇禎也不能動,畢竟他們雖然罪過很大,可是人死債消,自己再去追究他們家人的責任會讓天下人恥笑。只能暫且放過他們的家人,可是南直隸的一票官員卻是不能免罪,正如溫體仁所說,總要有人出來將責任抗下,只能委屈南直隸的一票官員了,申用懋,周之翰,侯峰,崇禎腦中一遍遍的劃過南直隸官員的名字,這些人都即將被免職下獄,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最輕也是罷官。可是現在還不是將他們推出來定罪的時候,戰爭并沒有結束,下一步就是要調集大量兵力前去圍堵張獻忠,盡量將他們殲滅在南直隸,千萬不能讓他們繼續擴張,張獻忠不管是北上,還是過江,還是返回河南湖廣,對于大明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必須將他們擊潰,甚至是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