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薩爾滸劉綎 > 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不要封賞上

            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不要封賞上

            “哈哈哈哈,漂亮,李自成估計氣了個半死,好啊,吳東明這家伙真是神來之筆。”中軍都督府內,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成康拿著剛剛接到的戰報,正有些興奮地跟劉毅還有史可法等人說著什么。劉毅也是搓了搓手道:“不錯,吳東明這家伙的領悟能力很強,叫他把李自成打疼了,沒想到他把李自成打的都要吐血了。如此一來,就等于宣告了一件事情,武昌城始終處于我們的控制之下,李自成有種就待在武昌,我們隔三差五組建水師去武昌城慰問他一下。”成康放下軍報,對劉毅道:“大都督,從軍報上來看,這一仗我們收獲不少,我以為至少有三點。”劉毅抬頭道:“軍師說說看。”

            “第一,李自成這一仗損失了五十萬人馬,整個勢力三去其一,要想恢復外圍的饑兵不難,可是其核心力量在這一仗中也遭到巨大損失,想要恢復曾經的戰斗力還需要大量時間,這等于給我們爭取了韜光養晦的時日,距離五十個師的目標越來越近了。第二,李自成吃了這么大虧,也應該深刻認識到了我們的實力,如果李自成還有點腦子,此刻最佳選擇就是立刻退出湖廣,至少將湖廣的東部全部讓出來,我們可以利用水師,將長江沿岸的地盤劃歸到我們的保護范圍內,建立緩沖區,全力保證南直隸的正常運轉。而李自成退出之后,他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不然就是往南,要不就是往北,往南不現實,南部人口偏少,氣候跟北方截然不同,李自成軍隊中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也不愿去南方,況且承志他們還在云南,李自成打兩廣和云南是吃力不討好,從做買賣的角度來說,很不劃算。所以實際上,他應該沒有選擇了,只能往北,按照我們預先的估計,河南就是他的下一個目標。第三,就是我們獲得了不少勞動力,先是這一仗我們俘虜了近十萬大順軍,魚龍混雜,咱們甄別之后,應該還能剩下數萬人,這是現成的勞動力,可以打散,派到我們在海外的各處充當勞力,加強我們建設兵團的實力。大都督,你看,這一仗打出了時間、空間和人力,對我們來說難道不是最好局面嗎?”成康說明道。

            眾人紛紛點頭,打仗其實就跟做生意一樣,做生意就是要賺錢,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能做虧本的買賣,青弋軍此次調動十個師的兵力上前線,在整個青弋軍戰史上還是第一次,所以這么大動靜就更不能無功而返,好在吳東明干得不錯,這一仗下來,至少給青弋軍爭取到兩三年的和平發展時間,李自成要往北打,河南、山東、北直隸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越往北越靠近京師,朝廷的抵抗會更加激烈,這段時間青弋軍還收到了不少來自西安的情報,孫傳庭在那邊經營的也還不錯,部隊正在不斷恢復,有這么多阻力,李自成沒幾年時間吃不下北方,自己的五年計劃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只要五年計劃完畢,那么天下將無人能敵,就算是李自成和皇太極加起來都撼動不了青弋軍。

            劉毅接著道:“其實軍師還漏說了一個方面。”成康看了看劉毅,忽然恍然大悟,恐怕劉毅指的并不是李自成。成康捋須道:“鄙人明白大都督的意思了,大都督應該指的是朝廷吧。”劉毅點點頭,表示默認了成康的說法。史可法等人的目光投射過來,這一仗跟朝廷有什么聯系?仗是青弋軍和李自成軍隊的獨立決戰,如果硬說有牽扯的話,那就是作戰隊伍中有黃得功的敗兵,還有少量江西本地的作戰部隊參與,這是唯一能跟朝廷發生聯系的地方,其他的跟朝廷是半毛錢關系沒有,那軍師為什么要這么說呢?成康看見史可法等人的表情,知道他們心中還有些疑慮,其實自從劉毅成為遼國公開始,實際上就已經是和朝廷撕破臉了,除了雙方沒有兵戎相見之外,朝廷是能惡心人的招都試了個遍,都督府這邊也是見招拆招。但是史可法還有下面的一眾地方上的文官,很多都是朝廷委派的官員,而且江南十府除了太平府是青弋軍的老根據地之外,剩下的地方是后來才納入都督府管轄范圍的,這里面的很多官員劉毅只是調整了位置,并沒有拿下他們,很多人還是朝廷的官員,至少從出身上來說是這樣的,現在都督府在做什么他們心里明白,只是心照不宣罷了。況且他們在青弋軍這里工作多年,早就對青弋軍有了深厚的情感。

            就以史可法舉例子,史可法算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當初派到太平府下面當縣令,也是因為他就是崇禎年間的進士,如果按照大明的觀點來看,史可法可是天子門生,現在都督府干的可都是對抗朝廷的事情,正好是恰逢亂世,才沒有人追究,或者說沒有人敢捅破這層窗戶紙說劉毅謀反,但是實際上,史可法只要不傻,應該已經知道都督府青弋軍未來跟朝廷肯定是要分道揚鑣的,兵戎相見也許不至于,但是若華夏只剩下青弋軍和朝廷兩股勢力的話,他們一定會分個高下,史可法就是內心再糾結,也只能選擇一邊,而現在史可法已經在都督府的陣營中了,不管怎么樣都只能綁在青弋軍的戰車上,可真的到了那一步,史可法恐怕也不想做個謀反的逆臣。當然,青弋軍干的事情并不能說是謀反,他們是站在整個華夏的高度上,而不是朱家王朝的層面,可這種先進的觀念,又有多少開明之士能理解呢?

            但是該說的還是要說,成康知道,這個天下,只有都督府勝了,青弋軍的觀念傳遍華夏,才有可能重新煥發生機。成康起身對劉毅拱手道:“此次我們取得如此大的勝利,按理說應該是崇禎年間可以比肩全殲張獻忠的大勝,并且是青弋軍獨立取得,如果按照慣例,朝廷勢必要進行封賞,可是細細想來,朝廷會怎么封賞呢?”史可法這才恍然大悟,他明白成康的意思了,原來說跟朝廷有聯系是體現在這里,是啊,朝廷已經不可能再給劉毅更大的封賞了,因為劉毅現在是遼國公,國公爺已經是大明異姓人士所能取得的最高職位了,當然,大明不是沒有異姓王,像是開國的徐達、常遇春等大功臣都是被封了異姓王的,但那是死后的榮譽,他們活著的時候也只是被封為國公。就算是云南的沐王府,那也是百姓的愛稱,實際上沐天波的爵位也是世襲國公,要不然大家怎么會叫他小公爺。

            現在問題來了,劉毅自從組建青弋軍之后取得了無數的功勞,每取得一次大功,朝廷都不得不硬著頭皮給劉毅升一級,可是現在怎么辦,再往上可就是王爺了,難道大明要首次破例封一個活著的異姓王?劉毅如此年輕,才三十歲不到啊,大明出現一個三十歲不到的異姓王?這是史可法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旦朝廷這么干了,恐怕是天下嘩然。可是朝廷會這么干嗎?這么干的話,劉毅的影響力將會成倍上升,現在青弋軍和朝廷雖然已經基本上撕破臉了,但是那層窗戶紙沒有捅破,表面上,青弋軍還是朝廷軍隊序列中的一支,但是一旦劉毅當上了王爺,那么南直隸就會變成劉毅的封地,就算他們不愿意承認,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那中軍都督府的合法性更是毋庸置疑,崇禎皇帝會這么傻,將劉毅親手送到一個不可撼動的位置上嗎?不,他們肯定不會,可如果不封王,他們又拿什么來犒賞劉毅?本來朝廷就沒錢,前面的功勞也都是象征性的弄點布匹銀兩意思意思,主要還是靠加官進爵,可這一次加官進爵不能用,布匹銀兩又沒有,朝廷會怎么辦?難道只給劉毅手下人升官,將劉毅本人排除在外嗎?那就等于朝廷自己捅破了窗戶紙,劉毅下面的這些軍將,哪個稀罕朝廷的虛職,朝廷早就淪為了動口不動手的擺設了。

            可如果朝廷裝聾作啞,恐怕天下更是嘩然,這么大的功勞都沒動靜,這如何能服眾?功高震主這四個字現在史可法是完全體會到了,朝廷現在已經被青弋軍逼到了墻角,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不封賞的話,青弋軍以后就可以明著不聽朝廷的調遣了。

            劉毅回應成康道:“軍師,你想的復雜了,本督希望朝廷不要封賞咱們,他們只要找個理由就行,比如我們不聽號令,擅自出兵江西就可以了,只要朝廷不封賞,以后咱們做事就更方便了,還可以讓金圣嘆的報社發揮一下作用,炒作一番。_k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