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的兵馬出城之后跟訓練時一樣,以小旗為單位登上平板馬車,這些平板上安裝了簡易護欄,然后將小木凳楔入車板當中,這樣士兵們坐起來會更舒服一些,更穩定一些,吳東明的騎兵連在前方開路,后面數十輛運兵馬車和運送物資的驢車緊緊跟在后面。
此時無論是衛所軍還是營兵邊軍,行軍手段都非常的原始,通常是某地需要集合的時候,第一批前來匯合的往往都是參戰將領率領的騎兵家丁,這些士兵戰斗力強,全身披甲,防護力也不錯,人人有馬,一些富裕的將領麾下更是一人雙馬,機動力大大提高,這些將領為了趕時間,不被軍法處置,一般是騎兵先行,步兵在后面押運糧草緩行,所以很多時候比較搞笑的情況就是騎兵已經投入戰斗甚至已經戰斗結束了,后面的步兵才緩緩跟過來,不過此時的步兵戰斗力著實不敢恭維,守城尚可,攻城略地或是平原野戰一般都是不堪一擊。后期對付流賊的時候往往還能憑借裝備精良的騎兵先沖上一陣打亂或者擊潰流賊,步兵再上去攻擊,但是當后期流賊的騎兵也迎頭趕上能和官軍抗衡的時候,官軍的步兵就完了,所以李自成在崇禎末年才能勢如破竹攻下北京,當然和當時的政治形勢也是密不可分的。
至于碰到清兵,當吳三桂倒戈之后,大明沒有能抗衡八旗的騎兵,內地的官軍就更是悲劇,被八旗軍一路平推,最后是望風景從,開城投降,再加上南明黨爭,所以南明才沒能像前幾個朝代一樣劃江而治。
當袁崇煥的命令發出去之后,限令調集的兵馬七日內到達,其實他自己帶兵多年當然也知道大明的軍隊是個什么德性,他只是這么一說,沒指望全部五萬多軍隊能在七日內齊裝滿員全部到達,只要各地的精銳和騎兵一到就先行出發,將鄭賊鎖死在福建沿海不讓他們深入內地,然后等所有人馬匯集之后,三天定能拿下廈門。
袁崇煥就不信,作為匪賊鄭芝龍能有多強的戰斗力,匪賊的德性應該是和建虜一樣,一旦傷亡過大就會撤退,不會在一個地方死磕,鄭芝龍此次攻打廈門想必還是為了錢糧,不可能久久盤踞,難道大明朝廷會允許鄭芝龍在大明腹心自立旗幟嗎,鄭芝龍要真敢這么干恐怕就不是幾省會剿了,恐怕要調邊軍來平定他了,袁崇煥相信鄭芝龍不會那么傻。袁崇煥的想法是,先挫其銳氣,如果他自覺撤兵自然是好事,如果依然不撤那就再打,同時派出使者前去勸說,讓鄭芝龍撤兵,以打輔談。只要這些兵馬正常發揮,十天定能解決問題,他袁崇煥也就不會給閹黨落下把柄。
杭州城府衙,袁崇煥換掉了兵部尚書的大紅袍和烏紗帽,身著山紋甲,頭戴黑色金邊翼虎六瓣盔,腰間別著尚方寶劍。身披紅色大氅,正襟危坐在主位之上,下首坐著張延登和杜弘域,傳令兵不斷的進來報信,將各部兵馬現在的位置報于袁崇煥知曉。
“報!稟總督大人,南直隸揚州衛參將指揮使俞振飛領家丁馬隊五百已經趕到杭州城外。”
“唔!”袁崇煥點點頭,還不錯,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有部隊趕到了,雖然只是馬隊先期到達,不過也不錯了,從揚州到這里官路好走,想必不會超過七日。不一會兒又有傳令兵來報蘇州衛,新安衛也有家丁馬隊近千人到達,后面高郵衛,太倉衛的家丁馬隊也是在傍晚的時候陸續到達。
劉毅在出發之后便沿著廣德至湖州再到杭州的官道一路前行,幾乎皖地幾個衛所的官軍都要走這條路,身邊陸續有一些家丁馬隊打扮的騎兵經過,這些人無不一臉怪異的看著這是數百人的軍隊。劉毅的士兵坐在馬車上,騎兵也保持和馬車差不多的速度,這些馬車速度雖然不慢,可是比起單純的騎兵來還是要慢了很多,這只部隊這樣的行軍速度什么時候能趕到,總督大人給了七天時間,可哪個將軍不想在第二天第三天就趕到,早去就能早點在總督大人跟前露個臉。這可是很重要的事情。這些將領和家丁們搖搖頭從劉毅的軍隊身旁打馬飛馳而去。劉毅看到他們的眼神也只是笑著拱拱手回應。
正領兵前行,突然后面響起了熟悉的聲音,“劉把總!”
劉毅聽到有人在喚他,這聲音在哪里聽過相當耳熟,而且直呼劉把總應該是平級或者上級,他疑惑地回頭看去,只見一大群騎兵飛奔而來,為首的赫然是安慶衛指揮僉事龍宗武,龍宗武本來因為白蓮教的事情被升為代指揮僉事,經過一年多的運作,也不知他使了什么門路,今年去掉了代字,補了指揮僉事的缺,不過劉毅想來還是因為閹黨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