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代善危機

            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代善危機

            “他娘的,建虜倒是學聰明了,讓將士們加大攻擊力度,那里面可是代善,要是能抓到代善,那就是大功一件啊。”砰砰砰,接連不斷的火銃聲響起,一發發銃彈密集地打上城頭,將垛口附近的磚石給打的碎屑橫飛,伴隨著火銃的還有大炮的轟鳴,一斤、三斤、五斤的炮子狠狠的砸在了城墻上,可是聲勢雖然駭人,城墻卻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就算是飛雷炮在城墻根上爆炸,也只是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并沒有將城墻給炸塌。這里是錦州戰場,王大雷面對像烏龜一樣縮在城內的代善和麾下的正紅旗兵馬,顯得有些束手無策,倒不是說他們完全沒有能力拿下錦州,而是水師陸戰隊的兵力也不多,如果強攻,恐怕會付出不小的傷亡。

            當日代善受到水師陸戰隊突襲,在松山堡下潰敗,帶著敗兵逃亡錦州城,并且將大勝堡的部隊給收縮到錦州,同時將他們能拉到的壯丁、戰俘、囚犯一股腦給武裝了起來,硬是湊了一千多人的輔兵,幫助他們一同守城。王大雷進了松山堡之后便和吳襄進行了一次長談,將遼東的情況全盤掌握,并且派出塘馬將遼東的情況告知停泊在松山南部海面上的艦隊,讓艦隊想辦法將消息給傳遞出去,艦隊在運送完王大雷的水師陸戰隊之后,便在海面上游弋,這樣王大雷隨時都能有退路,并且水師也能成為陸戰隊和大部隊之間的樞紐,雖然消息傳遞的效率低了一些,但是好歹可以讓劉毅掌握王大雷部的動向。

            跟吳襄溝通完畢之后,王大雷便當機立斷,趁著皇太極的部隊還在攻打寧遠的時候直接北進,追上代善的隊伍,兵圍錦州城,想必代善也會求援皇太極,王大雷這一招圍魏救趙使出來,若是能在皇太極回援之前拿下代善那當然是皆大歡喜,若是不能,也能順便解了寧遠之圍,同時皇太極要是回師,大軍就會被牢牢吸引在錦州附近,無法干涉高麗的戰局,相信大都督親自指揮那么多精兵良將,肯定能將多爾袞的兵馬給推回鴨綠江北岸,陸戰隊要在這里堅持更長的時間,協助主戰場的戰事。陸戰隊做出攻擊錦州的決定,吳三桂自告奮勇,愿意將松山交給父親駐守,他帶領五百騎兵跟王大雷同去,一方面吳三桂對南直隸新軍充滿了敬佩和好奇,另一方面也是想跟著新軍建功立業,吳三桂有一種預感,青弋軍這一次到遼東來肯定不是得了朝廷的旨意,十有八九是劉毅自己擅自行動,可是一支數千人的隊伍在遼東顯然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那么就一定還有一支大規模的主力部隊在另外一個方向上發動攻勢,這一支部隊一旦收工,恐怕將會帶來一個驚天的戰果。吳三桂作為一個青年將領,他當然也聽說過劉毅的事情,年紀輕輕就被封為武威侯,而且還是中軍都督府大都督、漕運總督,麾下還有一支強軍,別的不說,在他任上,劉毅真正將中軍都督府重新變為了實權單位,光是這份本事,早就讓吳三桂無比羨慕了,誰不想出將入相呢,尤其是吳三桂的功利心更加明顯。

            吳三桂自己不過是個參將,就算未來成了副總兵,也不能跟劉毅的位置相比,自己就比劉毅小兩歲,并且家庭條件遠勝劉毅,好歹自己是吳襄的兒子,還有洪承疇的提攜,很高,沒理由比別人混得差。吳三桂有此想法之后便毛遂自薦,說是帶著五百精銳遼東騎兵也能助王大雷一臂之力,一方面王大雷架不住吳三桂的熱情,另一方面吳襄也看出了兒子的意思,出面說情,讓王大雷把吳三桂帶上,王大雷畢竟在遼東作戰,本著團結友軍的原則就沒有拒絕吳三桂,將他和數百騎兵臨時編入了隊伍,不過這些人加入也有好處,至少他們擁有了一部分騎兵哨探,還有火炮也可以用戰馬來拖運,效率提高了不少。

            大軍到達錦州之后,立刻展開隊形,實施對錦州城的攻擊,火銃火炮一起打響,密集的火力將城頭的守軍給打的死傷枕籍,代善急的一天之內嘴上就起了好幾個燎泡,不過清軍也不是傻子,在弓箭射程和火炮威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跟他們死磕,他們也學會了躲避,得益于錦州城墻的堅固,新軍就算是把磨盤紅夷大炮拉來估計也不能從正面轟開城墻,若是新軍強攻,勢必要展開近身戰,那么八旗軍就還有一戰之力。代善吩咐下面人盡量保全自己,八旗軍便一改往日勇武的形象,當起了縮頭烏龜。王大雷將錦州城團團圍住,每一面城墻放一個團轟打,剩下一個團進行機動,吳三桂和他的騎兵作為本陣衛隊。而代善也是清國的戰術大家,當機立斷進行了應對式的排兵布陣,麾下的三個正紅旗甲喇和一個由俘虜、囚犯和壯丁組成的混合甲喇全部打散,每一面城墻放四個牛錄駐守,再給每一面城墻留下一個牛錄的預備隊,正好和水師陸戰隊的人數旗鼓相當。

            新軍的火銃畢竟不能打透城墻,只要清軍不露頭,他們便不能對敵人造成殺傷。雖然開戰兩天以來他們已經給代善造成了一兩千人的殺傷,但是其根基未失,若是硬打陸戰隊也會遭受不小的損失,要怪就怪歷代遼東督師拼命經營錦州防線,將錦州城給打造的固若金湯,要不是吳襄和麾下的戰斗力實在太差,并且碰上了皇太極親征這檔子事,錦州城是絕對不會被攻下的。現在攻守易勢,代善手下的正紅旗可不是吳襄的遼東軍,王大雷的部隊也沒有兵力優勢,錦州便打成了僵持,不過陸戰隊在城下,代善也跑不了并且有隨時破城的風險,也難怪他火急火燎了,代善倒不是怕死,而是自己的身份擺在這里,不論是被殺還是被俘,對大清國的士氣打擊可以說是致命的,事到如今也只能咬著牙死守,多頂兩天,等待皇太極的援兵,好在寧遠距離錦州并不遠,皇太極收到消息并且收攏兵馬回師救援,應當在三五天之內。

            城下,王大雷組織了數輪火力攻勢,不過效果并不大,除了一些拋射上城頭的銃彈炮彈對敵人造成了一些殺傷以外,其他都是在浪費彈藥,聲勢看著駭人,但是效果差強人意。王大雷也知道這樣耗下去肯定要和皇太極的主力硬碰硬了,王大雷到并不是害怕清軍,甚至在野戰中青弋軍的火銃陣還能發揮更大的力量,只是錯失了抓住代善的機會,讓他覺得非常可惜。王大雷嘴里吊著一根枯草,手中的千里鏡不斷轉向,掃視著城頭的情況,一邊對吳三桂道:“他娘的,這錦州城還真是堅固,咱們的飛雷炮都打不動,混蛋,要不是有這層烏龜殼,現在我就能把代善給綁了。”吳三桂尷尬地笑了笑,雖然王大雷這是無心之,但是吳三桂聽起來真不是滋味,老爹當時也是有這層烏龜殼護著,可還是被清兵給打下來了,這不是更加襯托了老爹的無能嗎?吳三桂道:“王將軍,貴軍的火器確實犀利無比,可是咱們在這里耗下去的話皇太極的主力可能就要過來了,要不咱們先退回松山如何?”王大雷搖了搖頭,“松山一個小城堡能容納多少部隊,我們幾乎全是步兵,清軍機動力強,若是他們直接繞過去回國,咱們就等于一點作用沒發揮,只有圍住代善,釘在錦州,才能將主力吸引過來。”

            吳三桂腦中電光火石,果然,果然是這樣,王大雷這話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他的部隊是偏師,肯定還有一支主力大部隊在某個地方發動攻勢,王大雷的任務就是要將皇太極的主力吸引在這里,若是皇太極被拖在錦州,那么哪個地方會受到攻擊,難道說是大清國本土?吳三桂脫口而出道:“王將軍,貴軍是不是還有主力將目光放在了盛京?”王大雷一愣,忽然發覺自己剛才說漏了嘴,吳三桂是遼東的青年才俊,如何不能從自己的話中看出一些端倪,王大雷撇過頭去,“吳將軍,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我王大雷的任務就是在這里作戰,至于其他,那不是**心的事情。”欲蓋彌彰,絕對是欲蓋彌彰,吳三桂心中暗暗計較,王大雷越是這么說越是證實了自己的猜測,看來他們還有大動作,難道會是高麗方向?吳三桂心中暗自揣測道。

            就在錦州圍城之戰如火如荼的時候,皇太極的兵馬也在趕來的路上,本來他倒是能讓騎兵先行,但是考慮到新軍的戰斗力,沒有火器部隊跟著皇太極可不放心,所以大軍的速度便慢了許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