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這些話是從徐文松的口中說出來,估計百姓只會當成是笑料。
有了五千俘虜的加入,洛凡手中的大軍也有兩萬多人。
許多士卒都是農戶,大字不識。
洛凡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招募了一下教書的先生,自個編了教科書,為了便于士卒學習,很多字都是簡化的。
若想盡快在軍中完成知識普及,字就不能太繁雜。
要是課本都是晦澀難懂的之乎者也,士卒還得窮首皓經的學上十幾年,這不耽誤事嗎?
所以洛凡直接把文文改成了白話文,把一些晦澀難懂的大道理,全部改為大白話。
士卒們一聽就懂。
不過這可惹怒了那些教書先生,不少老儒看到洛凡修改后的課本,氣的吹胡子瞪眼。
紛紛痛斥洛凡不尊圣人之,教給士卒的全都是下九流的東西。
直到洛凡下令鞭笞二十,每人又加了一兩銀子的工錢,那些老儒登時一改常態。紛紛夸贊洛凡編纂的書籍,簡意賅。
不光軍中的士卒要讀書,云澤城內的百姓也要讀書。不讀書的話,就難以明智,沒有思想的軍隊是沒有戰斗力的。
除此之外,洛凡還在軍中給不少表現好的將士頒發獎章,當眾褒獎。
對于一些作戰英勇的營,洛凡還親自賜予英雄營的稱號。
雖然都是一些口頭上的獎勵,也花不了多少銀子,不過卻充分的調動了軍中將士的積極性。
不光如此,洛凡還讓士卒開戰了研討會,讓這些作戰出色的將士,給新兵講解作戰的經驗。
洛凡的目的很簡單,他要讓每個士卒都知道,為什么而戰,為了誰而戰。
要是士卒們連為了什么都不知道,作戰的時候就會茫然。當然洛凡也不希望他們為了爵位而戰。
經過數十次的廝殺,洛凡曉得什么叫做烏合之眾,什么又是眾志成城。
“攻占鎮子后,絕不可以其他百姓,連一針一線都不能拿!”洛凡對身邊的裨將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