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凡的計劃,至少需要數十年才能完成,畢竟科技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他作為一個穿越而來的人,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達到前世數百年科技的積累。
而且洛凡也不是全才,不可能什么都懂,有些東西他也只是懂得原理罷了。
這也是洛凡培養人才的原因,他希望能在大盛培養十幾萬科學家,這樣的話,眾人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這是要比洛凡一個人要強得多的。
不過人才的培養需要時間,而且不是一兩年,需要從千萬人中挑選出智商高,人品高尚的人,然后在加以培養,可能五六年才能成才。
然后再讓這些成才的人,接著培養下一代。
以洛凡的精力,也不可能做到一個人培養數十萬學生。
洛凡培育的學生,基本上都還不錯,至少洛凡是滿意的。
許多工匠也學習知識,地位水漲船高,以前他們都是社會的最底層,而現在他們也能享受世人崇拜的目光。
這些是他們以前做夢都不敢想象的。
尤其是張鐵,他對今日得到的一切格外珍惜,曾經的他,混在難民堆里,每日饑腸轆轆。
他哪里感想,現在竟然能成為大盛的工業部長。
不單是張鐵,大盛的許多工匠都感激洛凡。
這一年的時間,洛凡選出了一千多個國家工程師,這些人每月都能拿到十兩銀子,這在大盛絕對是非常高的待遇。
有了科技的領先,以前年年侵犯邊境的戎狄也被滅了,張仲謀和郭通這些謀士也省了不少心。
以前打個仗要各種謀劃,而現在,就一句話,老子的意大利炮呢?
所以現在張仲謀和郭通也省了許多心,戰事也順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