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對辛莞的突破,忍不住反對。
他們都說,還是選傳統古典樂吧,反正柏林口碑在這里,沒必要突破,保持就好了。
所以當初,辛莞確定好最后一場的曲目和編曲時。
大家議論的聲音不小,都害怕因此砸了招牌,這里面,尤其是莎莉的聲音最大。
相反,康特妮卻覺得辛莞的想法很有趣,很創新。
畢竟作為前樂團一直沒被更換過的首席,康特妮老師縱使退休了,在柏林樂團也很有話語權。
有康特妮老師的大力支持與鼓勵,這才讓大家稍微安下心,配合排練。
所以,這全球巡演的最后一場,也是辛莞頂著萬眾壓力的一次賭博。
她想突破自己。
在演出之前,她很緊張。
萬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怎么辦。
失敗了,她的音樂生涯就此隕落。
所以,說不害怕是假的。
上臺后。
她索性什么也不想,盡管把靈魂與雙手全都交給本能。
其實,在演奏過程中。
辛莞并不知道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因為很沉浸,很專注。
當她收起琴弓的時候,甚至忘了自己在賭。
當一曲完畢。
臺下的觀眾,用激動地反應與連連不斷的掌聲,告訴辛莞。
她成功了!
觀眾的喝彩,就是最好的證明!
終于來到最后一首。
最后一首曲子在官網沒有公布,想知道,只有來現場聽。
神秘的最終樂章以及神秘的嘉賓。
是大家最期待的壓軸環節。
在芬奇的邀請手勢一出。
舞臺一側的遮擋簾拉開。
一位身材高挑,身著高定黑色燕尾服的人,緩緩從角落走出來,登上舞臺。
與此同時。
臺下響起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