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仔細用照片和現場比對,確定項目部的工作點應該是臨街的,但一直沒有找到,遂示意郄龍轉彎進入橫向的街道內搜索。路虎衛士越野車很快左轉進入橫向街道,兩側的商店和房屋同樣漆黑一片,四周極為安靜,只有越野車發動機轉動聲,氣氛很是詭異。無人機已經對全鎮進行過熱成像搜索,沒有發現活人,不用擔心有埋伏,但仍不能放松警惕。
郄龍駕車前行兩百多米后,李濤及時示意他靠邊停車,好像是發現項目部的工作點了。他隨即靠邊停車,暫時沒有關閉發動機,等待進一步的確認。阿比德鎮上的房子模樣都差不多,全是二層小樓,墻體厚實,門窗較小,主要是為了防風沙。李濤很快開門下車,小心靠近路邊建筑物查看,基本和照片上差不多,但卻沒有照片上顯示的標牌。
照片上的標牌是鋁合金制作的,名稱使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兩種文字書寫,就掛在大門左側,很是顯眼。李濤靠近大門后仔細查看,發現果然有掛過標牌的痕跡,上面螺絲釘還在,像是被人暴力拆卸掉了。他暫時沒有進入建筑物內,持槍四下搜尋,不久終于在街道了垃圾箱內發現了金屬標牌,被人故意彎折后,塞入垃圾箱內隱藏。
他沒有金屬標牌查看,不會有錯,遂轉身返回建筑物大門前,抬手示意郄龍就是這里。
郄龍立刻關閉發動機,看門下車,并鎖好車門,盡管鎮上沒有人。他繞過車頭,持槍靠近李濤,一同走到大門前,伸手推了推,沒有上鎖。他隨即朝李濤點點頭,兩人戴好夜視儀,檢查確定大門后沒有詭雷,當即已標準的cqb戰術突入搜索。建筑物原本是民居,被項目部租用后,經過了改建,一樓是辦公場所,二樓為生活區,長期有工作人員留守。
工作點也是中轉站,撤僑工作組的人員計劃在這里和勘測小組成員會合,但隨后就失蹤了,下落不明。郄龍和李濤需要在這里找到相關的線索,畢竟此地是撤僑工作組人員最后出現的地方,必定和失蹤有關聯。兩人進入一樓后,快速分左右進行搜索,夜視儀的優勢明顯,內部情況清晰可見。
郄龍和李濤很快就感覺不妙,因為一樓的辦公區雜亂不堪,大部分桌椅都是翻倒的,顯然是經過徹底的搜所,而且墻壁上還有彈孔。兩人不久搜完辦公區,沒有發現尸體,辦公用紙張散落一地,找不到任何電腦設備,估計是被襲擊者帶走了。兩人隨后上樓進入生活區搜索,同樣也是被徹底搜查過,連被褥都被刀割開,搜索得十分仔細。
李濤很快在右側的房間內發現了血跡,是留在被褥上的,已經干透,但仍觸目驚心。他通過血跡大小的判斷,中槍者兇多吉少,很可能是撤僑工作組的人員。前來阿比德鎮的撤僑工作組一共四人,其中兩人是李濤的同事,戰斗力都不弱,而且還攜帶了武器,襲擊者想殺死他們并不容易。
郄龍稍后也進入該房間內,和李濤一起仔細搜索,需要一切有用的線索和痕跡。襲擊者對現場清理的很干凈,盡管看上去相當凌亂,卻很難找到和襲擊相關的線索,除了墻壁上彈孔,相當專業。工作點內外都要監控攝頭,但已經被襲擊者破壞掉了,設備也全部帶走,無法通過視頻監控查找線索。
郄龍不久發現生活區走廊和房間墻壁上的彈孔遠比一樓多,說明襲擊者遇到了頑強抵抗,雙方進行過激戰,可地面上卻找不到任何彈殼,應該是被搜走了。不過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襲擊者武器上安裝這彈殼收集器,因此沒有彈殼留下,搜走的只是抵抗者的彈殼。可他們為什么要防止彈殼留下呢,很可能是使用了慣用的槍械,避免留下被追查線索。
郄龍隨后通過詢問李濤得知,其兩名同事攜帶的是前南斯拉夫的m72短突擊步槍,彈藥口徑和彈匣都與ak系列步槍通用,方便補充。而走廊和房間墻壁上彈孔有部分明顯不符,郄龍馬上用戰術折刀撬出里面殘留彈頭查看,盡管已經變形,但仍能很明顯地看出,絕對不是ak系列步槍的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