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將賬本重重地砸在桌子上,怒吼道:“這群人當真是膽大包天!”
“虧他們還好意思說你科舉作弊,當真是……”
“韓五德,擬旨取消禮部侍郎方解玉、光祿寺……”
夏清寧看著皇上怒不可遏,要付出行動的模樣,急忙上前阻攔。
她微微欠身,勸道:“皇上息怒,此事固然可恨,可這學子中不乏有真才實學的學子。”
“他們的父母擔心自家孩子在科舉中比不過其他人,這才出此下策。”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之心在所難免,他們不是罪無可恕,只是想讓孩子輕松些。”
皇上聽罷,面色稍微緩和了些,但仍是滿臉怒容。
“朕可以體諒他們一番苦心,但這種行為實在是可恨!”
“科舉乃是關乎江山社稷的大事,豈容他們褻瀆!”
他看向一臉淡定的夏清寧,又瞧了瞧她帶來的賬本,猜到她心中有主意。
“清寧,既然你敢大大方方地收下這些銀子又將此事捅到朕面前,想必是有應對之策,說說看。”
夏清寧粲然一笑,胸有成竹地開口,“皇上,我覺得的這些銀子我們可以加以利用。”
“會試共九天,三天一場。”
“這三天時間里,學子們要在一個不足兩平米的號舍里度過。”
“我們可以用這些銀子改善科舉的環境,比如冬日的炭火、飲用水……”
在夏清寧提到補貼時,皇上表現出了濃郁的興趣。
“清寧,你方才說的補貼,可否仔細說說?”
夏清寧稍作停頓,思索應該如何用通俗的方式告訴皇上。
“皇上,參加會試的學子中不乏寒門子弟,他們走到這一步很不容易。”
“由于受教育環境的不對等,寒門學子很難出頭,走到會試。”
“偏遠的農戶子弟來京中參加會試,路上的花銷以及京中住宿等,對他們來說或需要攢上一年、兩年……”
“我覺得這筆銀子可以用在設立獎勵機制。”
“這獎勵不只是針對寒門學子,士族子弟同樣有資格參與競爭。”
“他們需要的不是這點銀子,而是名聲。”
“若是有多余的銀子,我希望可以對寒門學子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比如參與會試減免部分花銷、憑戶籍領取一定補貼等等。”
皇上聽了夏清寧的這番話,陷入沉思。
他心中清楚,夏清寧的想法是為大宋的長遠考慮,如果她的一應想法可以變為現實,這將是不朽的功績!
考慮清楚后,他臉上的怒容逐漸消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依你所。”
商討完正事,時間已經不早了,皇上留夏清寧在宮中用晚膳。
席間,兩人又聊起有關科舉的其他事宜。
待用完膳,天色已晚,夜幕籠罩大地。
“韓五德,由你送如意郡主回府,務必保證她的安全。”
夏清寧起身謝過皇上,在韓五德的護送下離開皇宮。
翌日,天色微亮時,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早朝的鐘聲響起,百官身著朝服神色各異地魚貫而入。
只是今日的朝堂上氣氛莫名的緊張,隱隱約約的還能聞到一股火藥味。
百官還未站穩,便有朝臣迫不及待地站出來,朗聲彈劾夏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