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瞧著很淺,也十分透亮,可夏清寧扔了一塊石子下去,竟是過了許久才觸底。
就算拋開浮力的影響不談,這一汪小潭也是很深的,想來這些水也足夠救急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如何把這些水從山上引下去。
總不可能每個人都提著水桶上來挑一擔子水再走下去吧?
且不說這時間成本,光說這崎嶇的山路,恐怕很難有人提著這么重的水桶來去自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夏千帆負手而立,看著面前的美景不由得吟誦一首贊美竹子的詩句。
這種人跡罕至的地方是不加任何雕琢的天然美,叫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竹子?
這兩個字一下子便引起了夏清寧的興趣。
她于是指揮那引路的小廝砍下一截竹子來。
等竹子拿到手上,夏清寧仔細觀察之后得出結論,這一片竹子都是桂竹,用來引水是最好不過的了。
夏千帆倒是有些好奇,“照你這般說,竹子與竹子之間還有不一樣,不都是空心的嗎?”
夏清寧道:“竹子的確都是空心的,因此才會成片生長,否則根本抵擋不住勁風,又何來任爾東西南北風一說呢?”
“不過,竹子各有其特點,就像梅花還分雪梅臘梅呢。”
“這斑竹上面就有一些斑點可以用作裝飾,如毛竹里頭長了細細的小絨毛,便不適合用來引水。再比如箭竹十分堅硬,不好劈砍,但卻是用來造箭的好材料。”
“恰好此地的竹子乃是桂竹,既不至于像箭竹那樣堅硬,又不至于太過柔軟,最適合用來引水入渠。”
夏千帆點頭表示贊同,“只是,這水何故就會跑到這竹子里頭呢?難不成要留個人一直在這里往竹管里頭舀水?”
接下來就要解決動力問題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此處建一個水車,這樣便有動力來源。
只是,夏清寧考察過這個時代,似乎是沒有水車的。
夏清寧思索片刻,開始嘗試著用語描述水車的工作原理。
“這所謂水車呢,基本結構包括一個大型輪軸,輪軸上安裝有多個水斗或刮板。”
“當水車放置在河流或溪流中時,流動的水會沖擊水斗或刮板,由于水的流動具有動能,這種動能會轉化為水車轉動的能量,從而驅動水車旋轉。”
“如此一來,就不需要有人往竹管里頭不停地舀水了。”
夏千帆沉思片刻,在思索這辦法的可行性。
倒是那小廝忍不住開了口,“還請兩位大人恕奴才斗膽,奴才是土生土長的蜀人,從不曾聽說過這什么水車。”
“加之現在干旱襲擾,工匠本就不好找,即便是找到了工匠,也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這未免有些勞民傷財了吧……”
夏清寧道:“若是我要尋人來替我修建宮殿,那的確勞民傷財。可修建水車卻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夏清寧不欲與他多,只是看向了夏千帆。
“爹爹,你可信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