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至尊食坊的老熟客,當年金陵詩會,他就在場。
一群世家公子在臺上爭奇斗妍,最后卻被一介寒儒壓得抬不起頭來。
至少當年的顯圣公,身著一套洗得發白的青布長衫,誰也不知道他是威國公府的嫡長子。
而現在......洪首富身旁那低調的年輕人,頗有幾分顯圣公當年的神韻!
詩作既已抄錄完畢,肖掌柜也不猶豫,立刻恭恭敬敬地揭起來,叫來一名伙計,對他耳語了幾句。
雖然還未及裝裱,但他已經迫不及待了。
于是,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伙計將紙張掛上了墻,與顯圣公的三首詩并排而立。
這一下,大堂內頓時亂作一團,食客們再也坐不住了!
有人大聲喊道:“肖掌柜!你糊涂啦!洪少爺的詩怎么能跟......跟那位的詩掛在一起!”
“就是!這首《蜀道難》雖是千古絕唱,可要跟那位的大作平起平坐,還不夠格!”
“快取下來!不然老子砸了你的店!”
“媽的!什么狗屁巴東首富!取下來!老子有的是銀子,不要你買單!”
......
一時間群情激憤,搞得伙計站在梯子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很是為難!
這些人之所以如此推崇唐庸,絕非因為他作了幾首好詩,而是他義薄云天的品質和愛國愛民的胸懷!
這首《蜀道難》雖好,可作詩的人比之那位,卻是天差地遠,他的詩的確沒有和顯圣公的并列的資格!
眼見真的已經有人作勢要砸店,肖掌柜一時也慌了神。
他只想著把顯圣公的詩都放上去,卻沒想過,有時詩不僅是詩,還代表著一個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大堂中有上百食客,恰好有一名剛從巴蜀過來的商客。
看到局面即將失控,他挺身而出道:“各位稍安勿躁!這首《蜀道難》和另外三首的作者是同一個人,掛在一起并無不妥!”
他連喊了數聲,終于引起了客人們的注意。
嘈雜的大堂逐漸恢復了平靜,眾人都詫異地看向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