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四年春,“唐家軍”正式更名為“黎民軍”,釋義為“黎民百姓的軍隊”。
春末,黎民軍率先攻占了五方城控制的千星城。
此舉像是一根導火索,迅速點燃了整個北境。
五方城李威聞風而動,率領十三萬兵馬和七萬庫爾人直撲彩星城。
與此同時,白云城和長秀城開始大規模調兵遣將。
龍文添親率十五萬兵馬逼近長堪城,周大炮則將與顯圣公勢力交界處的巨野城視作囊中之物。
三方勢力共計四十五萬兵馬,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向顯圣公發起了進攻,黎民軍三面受敵。
平靜了一年多的北境驟然風起云涌,行軍動眾,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很快黎民軍的動向傳到了龍、周、李三位梟雄耳中。
顯圣公各派五萬兵馬駐守長堪,巨野,自己則率眾十萬馳援彩星城。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大感意外,在他們看來,顯圣公首先當拿下勢力最弱的周大炮,再分兵阻擊李威和龍文添。
李威有庫爾人相助,實力隱隱已在白云城和長秀城之上。
顯圣公直接挑了一塊最硬的骨頭啃,首戰就必定是一場硬戰。
一旦戰勢陷入膠著,龍,周攻破長堪,巨野,深入他后方腹地,截了他的糧道,再圍而殲之,就算顯圣公當真是仙人轉世,也回天乏術!
倒圣聯盟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又驚訝又興奮。
但他們依舊不敢疏忽大意,顯圣公足智多謀,萬一這是個圈套呢?因而處處穩扎穩打。
龍文添、周大炮抵達長堪巨野后,囤兵二十里外。
直到北面傳來消息,顯圣公的確率領主力出現在彩星城,他們終于敢放開手腳攻城。
彩星城,城下黑壓壓一眼望不到盡頭,足足有二十萬人枕戈待戰。
在旁人看來實力最強的李家軍,于唐庸而,卻是最好捏的軟杮子。
李威之所以有恃無恐,不過倚仗愛怡妲的七萬庫爾族勇士。
一旦兩方交戰,李威發現庫爾人按兵不動,必定軍心大亂。
那時他黎民軍主力沖殺出去,當有摧枯拉朽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