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顯圣公,消息傳到金陵后,就連杏太妃的親信都罵他喪心病狂!
這種情況下,你指望說幾句好話,顯圣公就能放了他?
“定國公!”
“微臣在!”
“哀家命你為欽差,親往神京與唐庸談判,將寧國公接回金陵!”
......
“萬萬不可!”
不等徐勝開口,數名臣子驚駭欲絕,已出列反對。
定國公是金陵的定海神針,他一走,萬一叛軍來犯怎么辦,誰擋得住?
而且,徐勝在顯圣公麾下多年,兩人亦師亦友,要是他被策反了又如何是好?!
然而杏太妃看中的正是徐勝與唐庸的交情。
如果說誰有把握把李金利從神京帶回來,非徐勝莫屬。
她相信徐勝不會反,她早已看出徐勝對董倩倩那個賤人有很深的感情。
那賤人死后,他又將這份深沉的、禁忌的感情全部傾注在了小皇帝身上。
“恕微臣無能,恐有辱使命,還請太妃另擇賢能!”
徐勝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自從倩太后葬身火海后,他風聲鶴唳,如履薄冰,決不肯再離開小皇帝。
以至于,無論外面的叛軍多猖獗,他也沒再起親自征討的心思。
杏太妃定定地瞧著他:“哀家不僅是要你帶回寧國公,更要與唐庸簽訂盟約。你如此推三阻四,難道是要看著他眼睜睜打過來嗎?”
簽訂盟約?!
這四個字讓滿朝文武精神一陣抖擻,齊齊抬起了頭。
可是......
他們還有什么資本和顯圣公簽訂盟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