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完,徐乾正了正身子道:“搞不懂就對,你沒聽過那句話嗎?叫做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懂不懂?打比方說,我們現在一期賺的利潤二十億全投入二期建設,兩年后可能只賺三十個億。”
“但是這二十億我拿出來買實體產業,兩年后翻五倍就能賺一百個億,麗景灣二期貸款,銀行承擔風險,樓照蓋不誤,蓋完賣出去把錢還完銀行,我們照樣還能賺三十個億。”
“你瞧瞧,一個方案只賺三十個億,另一個方案拆分開,算下了可以賺一百三十億,你說那個更值?”
道理宋云汐當然明白,可她不明白徐乾為什么那么自信實體產業就一定能起來呢?
可能對宋云汐來說,地產公司能賺三十個億就已經足夠了,但是對徐乾來說,這樣賺錢太慢了。
因為這波經濟小危機過去之后,國家扶持實體產業,首先沖起來的有新能源產業、通信產業(4g,5g領域)、以及高精尖芯片產業、人工智能產業等、而這些產業往往都是十分燒錢的,最少投入都是百億以上。
如果徐乾按照老黃牛精神一年賺個幾億,那先機就都被別人搶沒了,不過,還好徐乾是重生過來的,至少現在想到這些的人不多,這就是他的優勢。
但是時間緊迫,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抓緊搞錢!
既然說不過徐乾,那索性就不說,宋云汐深吸一口氣:“算了,我懶得跟你爭,不過有個問題我想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