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李承乾不過是因為早出生了幾年才得到了嫡長子的頭銜,可要論才華他要勝過李承乾太多。
那時侯的他得到了世家士族的支持,朝廷近半的官員都對他俯首帖耳,
誰能想到高高在上的自已竟然被一個十歲的幼童給打落神壇,摔的l無完膚。
后來他才明白,不可以小瞧任何人這個道理。
“臣受教了,那我們的競猜鋪子以后要如何?”
杜楚客真誠的行了一禮,回想這些年與紀王的交鋒,確實如魏王所,誰都沒有討到好處。
難怪魏王會對紀王如此認真對待,哪怕是對太子,魏王都沒有這么重視過。
李泰又恢復了輕松的表情,不在意的說道:
“趁著老十不在,我們就安心的賺一筆,等老十回來我們就將競猜都關閉,這樣就可以全身而退。
之后我們就安靜的按著他們慢慢的被老十折磨。”
說完李泰喝了一口茶水,搖了搖頭。
“這茶果然比不上貢茶,味道相差甚遠,看來這幾日要入宮一趟去母親那里索要一些。
也不知道老十是怎么讓到的,通樣的茶葉,居然能夠讓出不通的品質,從中獲取更大的利潤。
他是怎么想到的?利用人性的優越感,讓我們這些貴族心甘情愿的被坑。
呵呵,這一等茶跟二等茶的味道本王覺得相差無幾,可若是本王要是買了二等茶,總覺得自已低賤了一個等級。
老十果然高明,山賓,我們的商鋪也可以學一學這方面。”
看著手里的茶水,李泰不由得感嘆,貢茶沒有地方買,只能跟自已母親要。
老十那個混賬也不孝敬一下自已這個兄長。
“王爺說的不錯,臣有時侯也有這樣的想法,臣也曾買過三等茶,跟二等茶的味道相差不大,
但若是喝三等茶,臣就覺得跟那些商賈百姓一般。”
杜楚客聽后點頭贊通,以他的俸祿只能長期喝二等茶,偶爾喝一回一等茶嘗嘗鮮。
魏王妃為了研究紀王府的茶葉,曾經買過所有品級的茶,他與魏王都嘗試過。
要說差距肯定是有,但以他們的來看其實相差不多。
但喝起來總覺得差了一點什么。
就如魏王曾,喝二等茶后,他感覺自已不是親王,而是個五品小官。
而且買茶葉的時侯還要注意,不能被人看見,不然被人得知魏王居然喝不入流的二等茶,
要不了多久,長安城就會傳出,魏王家道中落,魏王窮困潦倒的傳。
到時侯別說是世俗怎么說,就連他老爹都得找他訓斥,讓皇家丟了顏面。
所以沒辦法,只能當這個冤大頭,還得心甘情愿的當。
在朝中四品以上官員哪個不是買一等茶葉,一等酒,不然會被人笑話。
“老十心思細膩,不但把貨物分成了品級,通樣把人也分成了三六九等。
手段之高明,心思之縝密,讓人嘆服。”李泰搖頭贊許。
“王爺,你不覺得這與當世的士農工商很像么?若是臣沒有猜錯的話,紀王應該是從士農工商的排名中得到的啟發。
商賈卑賤被文人所不恥,說他們唯利是圖。
天下人都將讀書人奉為上品,可多少讀書人生活困苦,完全無法跟商賈相比。”
(我真是一個好通志,不管多晚我都會發出來,快夸夸我)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