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府。
宋淵幾乎是用盡所有毅力,才從那份思子的陣痛當中走出來,壓下心口那份微甜這才緩緩開口。
“不過是名諱相同罷了,徐大人又何必如此激動,還拿來讓我觸景生情。”
宋淵面上一片漠然,就似剛剛的那份撼動不曾出現過一般,端起茶水壓下心口的甜意,再次云淡風輕。
徐仕仟則沒有他那么好的定力了,他指著卷宗上的字,“國公爺,我知你向來以國業為重,對寧軒這孩子關注得不多,可他的字跡你多少識得吧。如果名諱是巧合,字跡怎么可能這般巧合?”
宋淵在心中長嘆一口氣,閉上眼睛,神色難掩疲倦。
“如果可以,我自然希望他還活著,三年前傳來他病危的消息,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直到張太醫親口對我說,他的心疾無藥可醫,至多活不過一個月……”
宋淵不想再提往事,他雖對長子嚴苛,缺乏關愛,可作為父親,他對長子寄予的厚望是無可厚非的,所以才會對他有諸多要求。
早知他短命,當初不如放任他瀟灑,也不至于小小年紀心靈上那般脆弱。
徐仕仟不死心道,“反正我不相信世間有這么多巧合之事,雖然只授了他三年學,可他是我最為得意的門生。我是沒那個能力,但國公爺你有啊,你查查此人,畢竟他的死也是推斷不是?”
宋淵再次看了看問卷,隨后叫白執事進來。
“我書案最下面,有寧軒寫給我的信箋,你拿來我看看。”
展開早已泛黃的信箋,宋淵止不住手指發顫。
這么多年,看著這些信,他從不敢打開,里面少年義憤的話語,對嫻雅夫人的譴責,對母親的不公,他皆以為是兒子年少叛逆的憤懣情緒。
沒承想,這份憤懣有一天變成災難,夫人好端端地燒死在家中。
他再次睜開眼,對上信中的字跡,與試卷上的字跡雖有出入,可不難看出寫法上有諸多習慣是相同的。
他心中一喜,略有黯然的眸子里有點點光,看向徐仕仟,“難道軒兒他還活著?”
徐仕仟見他終于算是被自己說動了,也是激動地道,“所以,國公大人只需要稍加派人去探查,這事不就清楚了?”
小丫頭送來茶水,隨后消無聲息地退出房門后,左看右看后,鬼鬼祟祟的向后院走去。
她在一個侍衛耳邊耳語幾句,稍后一只雪白的信鴿便從國公府后院飛了出去。
夜里,宿在萬花樓的宋天宇便收到下人來信,片刻未停,直接殺回了廣源城。
一切如宋寧軒所料,學子名諱被揭開那一刻,一場動蕩便展開了。他所借宿的客棧先后來了兩波人探查。
一個個氣勢洶洶,好不嚇人。
朱憲每一次回答都如出一轍,“宋兄就是臨水縣人,我們皆出自文韜書院,是多年故交,因他不放心家中之事,故留我在此等候放榜消息。”
宋天宇微瞇了眸子,上下打量著朱憲,試圖從他的話里聽出破綻。
“臨水人,家住何處你可曉得?”
“東陽大街宋宅,你去找,無人不曉得的。”
宋天宇咬牙切齒,罵了一句臟口。
他的侍衛聽風在一旁問,“世子爺,咱們才從臨水趕回來,可還要再回去?”
這一夜,腿都跑細了,人困馬乏體力吃不消啊!
宋天宇惱怒不已,但茲事體大,他絕對不允許有半點差池,非要親眼證實才能放心。
“廢物,傳消息時不將信息查問清楚,回臨水!”
一眾人苦著一張臉,水米未沾,再次返程。
宋天宇受好友囑咐照看家中,親自將林恬兒新收的下人萱草從九善堂接回來。
才將病弱的萱草攙扶下車,一行人氣勢洶洶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