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語站定。
林清遠也停在馬前:“恭送伯父。”慢慢轉身,看向郡主,又垂下頭:“恭送郡主。”
宋初語沒動,寒風撩動她的耳飾,裙擺微微搖曳,金色絲線猶如錦鯉的尾鰭熠熠生輝:“你呢?”
林清遠詫異:“在下去府衙,很近。”
宋國公見前面的車馬沒動,疑惑的掀開車簾:“你怎么還不走?”
宋初語依舊看著林清遠,他的臉上沒有做成一件事的驕傲,也不見該有的意氣風發,仿佛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如吃飯飲水般自然:“天冷,大人坐我的馬車回去,你暫且用著,以后出行也方便些。”
“不用,沒幾步路。”
宋初語示意父親的車馬先走:“蘇江府的事不用聽我爹爹的,哪有跨越千里建墓地的道理,那些銀兩林令史自己看著辦。”說著將手里的暖爐遞過去。
宋國公哼了一聲,放下窗簾:外向!
林清遠看眼胖乎乎的銅爐,抬頭看向郡主:“郡主。”
“嗯?”
“您是不是誤會了什么,難民能歸家是因為在下是安國公府將來的女婿,若是沒有安國公,在下說破嘴皮子龔大人也不會參與。”因為有被太后清算的風險。所以不必贈他銅爐。
如果他自己來做,沒有十年二十年做不成。
若真要說誰的功勞,那么是郡主給了他能和龔大人之輩對話的可能。
宋初語神色尷尬,她表現的這么明顯嗎?
林清遠覺得很明顯,她似乎因為這件事很想多照顧他,可他不覺得自己做了什么?
“給你就拿著,哪有天天走路的道理。”宋初語將銅爐塞他手里,轉身離開。奇快妏敩
“郡——”熱氣順著手心向四肢百骸蔓延,林清遠低頭,鴨嘴圓身的小銅爐,胖嘟嘟的十分可愛,爐身上綴著一條編了寶石的絡子,精致小巧,一看便造價不菲,這就是手爐嗎?適合她。
“大人,現在走嗎?”
“有勞了。”
……
趙榮午休的時候想起一件事:“最近流民走了不少,好像是龔尚書心憐家鄉百姓,派人帶夠了糧食,將難民一路送回老家了。”
“有這樣的好事?”那得多少銀子,龔尚書那么心慈?怎么聽著那么離譜?
“千真萬確,聽說還有幾個災區周圍府城出來的大人,個人能力不夠就想聯合幾位大人一起,共送一批難民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