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榜張貼出去半個月,期間有不少對自己醫術有信心的民間大夫前去為四皇子醫治,但在為四皇子診脈之后,都紛紛搖頭,表示自己醫術不精,無法醫治。
景文帝一次次燃起希望,又一次次失望,就在他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接受自己即將再度喪子之時,一位姓方的游醫出現,讓他再度燃起希望。
方大夫說這病他有七成把握,可斗膽一試。
景文帝喜出望外,讓太醫院的太醫協助,聽從方大夫的調遣,需要什么藥,只管從太醫院取。
帝皇如此信任,若方大夫沒能把四皇子治好,天子一怒,方大夫小命休矣,太醫院的太醫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但有方大夫出頭,就算四皇子真的沒了,皇上要治罪,也是治方大夫的罪,他們能幸免。
管他醫術行不行,不是自己遭殃就好,他們還是很愿意聽從方大夫調遣的。
然而,方大夫并沒有調遣太醫院的太醫,他親歷親為醫治四皇子,愣是將性命垂危的四皇子從鬼門關中拉了回來。
景文帝看到兒子果真精神好了不少,龍顏大悅,當即就要重賞方大夫,還說賜他官職,讓他進太醫院,奈何方大夫淡泊名利,既不要賞賜,也不要官職,只說要景文帝按照平常大夫的診金,付給他這些時日出診的診金就好。
景文帝沒轍,只好付他診金,又讓他繼續給四皇子調理身子,每日付診金。
在方大夫的調理下,四皇子的身體慢慢健朗起來,不出半年,竟與常人無異,而方大夫也被人稱為妙手回春的神醫。
景文帝知道方大夫淡泊名利,金銀財帛、官職他都不要,但還是想賞賜他,結果方大夫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只留下一封書信便悄然離去,信上寫四皇子身體已經痊愈,與常人一般健康。
以前各家大臣雖然知道四皇子天資聰穎,但也不敢將自家女兒嫁給他,畢竟嫁給他之后肯定會年輕守寡,可如今四皇子從鬼門關走一遭,病好了,身體已無大礙,沒了英年早逝的風險,各家心思都開始活絡起來。
不僅有女兒的心思活絡,就連朝堂局勢都有所變化。
以前朝臣分成三派,一派是純臣,誰做皇帝就效忠誰,一派站太子,一派站二皇子,后來太子被二皇子派人暗殺,站太子的朝臣站到六皇子這邊,畢竟六皇子也是嫡子,是太子一母同胞的弟弟,六皇子與二皇子平分秋色。
再后來,二皇子被查出謀害太子,貶為庶人,幽禁宗人府,原本支持二皇子的人,有不少人已經琢磨著站到六皇子這邊。
至于資質平庸,母族勢弱,娶安國公主的三皇子,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他們不考慮,四皇子又是個病秧子,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一命嗚呼,他們也不會考慮。
剩下的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七皇子是陶淑妃所出,但年紀太小了,看不出能力如何,五皇子比六皇子大三歲,但母族勢弱,皇上對五皇子也沒多寵愛,在幾位皇子中跟透明人似的,自然是嫡出且受皇上寵愛的六皇子更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