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主想了無數辦法,嘗試降價促銷,贈送禮品,找到在家紡織的織女購買布匹,通通以失敗告終。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小小的“聚合派”,成立短短幾個月。
哪兒來的力量,讓那些被收購的小作坊,在家織布的女人們死心塌地,寧死也不愿退出門派。
作為集權專統的世家,古家主永遠無法理解,賺取的利潤與加入聚合派之人分攤。
蘇諾曦從中只抽取百分之三十利潤,關家大房二房各抽取百分之十五。
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加入聚合派的小作坊抽取百分之二十。
作坊所在地的集體經濟抽百分之十五,用于當地基礎設施建設。
剩下百分之五的利潤設置獎池金,每個月評選優秀織造、刺繡、染色的個人,進行通報獎勵。
也就是說,織女們除了能以公平的價格獲取計件工資,還能得到各種獎金,并在圈子中揚名。
這么好的工作,上哪兒找?
那些被合并的小作坊,商品單一,資源匱乏,飽受戰亂之苦,還有當地地痞騷擾。
如今背靠“聚合派”,每個地方都有云親王的人保護,安全自不必說。
關鍵,店面豐富的貨品資源,千變萬化的成衣設計,配套的各種包包,讓進入店面之人耳目一新。
如今,南方又掀起一股購買“聚合派”服裝和鞋包的浪潮。
所有官員家眷、地主鄉紳、當地有頭有臉的人家,都以能買到“聚合派”的物件為榮。
若誰家沒有一兩件“聚合派”的東西,就會被人看不起,莫名丟失很多社交資源。
古家主努力一個多月,銀錢大把大把投進去,連朵水花都沒有,差點兒氣得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