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張天賜在臺上已經說到了
這個欠條十分有講究,其靈感來自于科舉舞弊。科舉舞弊里最大的問題是考生和考官之間,先給錢還是先中舉的問題。
如果考生先給錢,萬一考官不好使,考生沒考中,考生就要冒著白花錢的危險。因為考官是不會給考生打收條留證據的,那不是貪污,那是玩命。
而如果考生先中舉,再給考官錢,萬一考生賴賬不給,考官也無可奈何,而且不敢告發,因為考官的罪比考生還重呢。想暗中使壞也難,因為既然考中了,同樣也是官身,誰怕誰啊。
所以為了保證考官和考生的雙方利益,在長達上千年的科舉制度中,誕生了一種堪稱智慧結晶的方式:未來欠條。
未來欠條的格式是這樣的:某某年某科舉人進士張大年,借欠某某(考官名字)紋銀五百兩整,當年還清,絕不賴賬。
這個未來欠條的妙處在于,如果該考生考中了某某年的舉人或進士,那么欠條就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條,而且寫的是借欠,合理合法。但如果該考生沒能考中,說明考官不給力,理當不給錢,這個欠條也剛好就失效了。
因為既然沒考中,那么即使名字一樣,但此人并非某某年舉人或進士,天下重名的多了,這個欠條自然就沒有法律效力了。
此時史珍湘的徒弟們,塞給收買對象的,就是這種未來欠條。
某某年當選的商會會長史珍湘,借欠某某人紋銀二百兩,當年還清,絕不賴賬。
那些收到紙條的人,瞟了一眼紙上的數目,節操立刻就有點搖搖欲墜了。反正自己也選不上,而且這兩個人誰當會長,都跟自己的行業關系不大,有錢不賺是王八蛋啊。
這些人紛紛沖史珍湘點頭微笑示意,表示收到,一定會投給他寶貴熱情的一票。史珍湘這才放下心來,擦擦臉上的汗。
從局面上看,張天賜應該是得到了糧商業,營造業,青樓娛樂業三大行業代表的支持;而史珍湘則得到了飲食業、服裝業、醫療業、運輸旅游業四個行業的支持。由于張天賜的三個行業比較大,史珍湘的四個行業不能說遙遙領先,但至少贏面很大了。
張天賜不是瞎子,底下這些人如老鼠般的亂竄,他當然能看見。眼見局勢可能對自己有所不利,張天賜終于下了決心,咬咬牙,念出了蕭風寫給他的第三條宣。
“第三:我若當選會長,凡是投我票的,都將獲得文玄真人免費測字一次,趨吉避兇,發家免災,道法如神,機會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