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煜臉一紅,梗著脖子懟:“誰登徒子了?你別胡說,壞了我的名聲不打緊,可別壞了軍醫的名聲。”
遠哥兒一個白眼翻過去,大步流星地走了。
大牛連忙跟上遠哥兒的腳步,他倆是帶領東路軍的將領,每日都需要去營地巡視,了解軍中動向,隨時待命。
黎煜討了老大一個沒趣,看了眼初八,不料初八連一個字都沒對他說,掉頭走了,去中路軍駐地巡視操練。
黎煜尷尬的不行,只好抹了把臉,若無其事地回營帳。
他是負責看守楚延的,索性就跑去找楚延,跟他聊聊天。
“哎,楚帥,你們國師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瞧著他那雙眼睛,不像是個善茬啊!”
楚延不禁老臉一紅,這話聽著咋就那么別扭呢?
只不過一個回合,將離就被放倒了,讓人給抬著回去,再怎么不是善茬,現在也強橫不起來了。
大概是許久沒人跟楚延和和氣氣地聊天,再加上總想為自己國家撐撐臉面,楚延就跟黎煜聊了起來。
“國師道號將離,原先是皇族出身,論輩分是我國皇帝陛下的堂叔。國師是得道高人,武功奇高,醫毒雙絕,胸中有大智慧。
皇上甫一登基,便將國師請回朝中,輔佐朝政。這些年來,國師為皇上出謀劃策,外安天下,內安朝堂,功不可沒。我南楚太平盛世,有一半是國師的功勞。”
黎煜邊聽邊點頭,贊道:“這么說,那個國師還真是挺厲害的,有兩把刷子。”
“此次南征,便是國師的主意。南楚境內多低矮丘陵,不利于耕種,如今人口多了,這地方就越發不夠用了。國師分析利弊,便定下開疆拓土之策。
我南楚與東黎、西梁、北燕三國相接,北燕苦寒,百姓以游牧為生;西梁干燥,每到冬春風沙漫天,也不適合耕種。
唯有東黎,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四季分明,最適宜耕種。且東黎經與北燕一戰,元氣大傷,很難抵擋我南楚大軍壓境。”
黎煜聽著聽著就笑了:“那你們國師這一次可真是想錯主意了,我東黎可不是軟弱可欺之輩。”
楚延嘆了口長氣:“是啊,這一回的確是國師輕敵了,東黎非但不弱,且十分強悍。只是我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
“何事?”
楚延始終想不明白,那些糧草上哪兒去了。
真要是燒毀,必然是漫天大火,一天一夜都未必燒得完,而且會留下灰燼。
可糧草駐地什么痕跡都沒留下,十五萬大軍的糧草憑空消失。
要說是被東黎士兵偷襲,一夜之間搬空,那就更不可思議了。
南楚士兵又不是死人,怎么可能被人搬空糧草而一無所知?
況且那夜大雨傾盆,火盆都點不著,南楚士兵沒辦法巡視,東黎士兵又怎能在山林間穿行,越過瘴氣和沼澤,摸黑搬空南楚糧草?
他看看黎煜,抿了抿嘴,沒吭聲。
黎煜挑了挑眉,嘿,還不告訴他,不說就不說!
他想了想,問道:“那依你之見,國師被抬回去,小皇帝會作何反應?”
楚延凝眉斂目,思索許久,才道:“皇上年輕氣盛,這些年來甚少遭遇挫折,且他一向極為倚重國師與我,我二人一內一外,一文一武,共同護衛大楚山河無恙。如今我身陷東黎軍中,國師中毒而回,只怕皇上會惱羞成怒。”
“你的意思是說,小皇帝會一怒之下,主動發起進攻?”
楚延沉重地點了點頭:“就此處的地形地勢,大規模偷襲是不可能的,千把人的偷襲,小打小鬧的,皇上也不屑于做那等勾當。依我所見,皇上多半會光明正大地宣戰,與你們東黎決一死戰。”m.bgee.
黎煜點了點頭:“你們小皇帝倒是個硬脾氣,不像你,貪生怕死,沒半點子骨氣。”
楚延:“……”
臉又雙叒叕腫了。
“我……”他想說自己不是貪生怕死,只是想保住一條命,等回到南楚軍中,還可以為戰事出謀劃策,上陣廝殺。
可眼下這情形,這話說出來,就連他自己都不會相信。
黎煜伸了個懶腰,朝中軍大帳走去。
他得把從楚延這里得到地消息告訴大將軍和軍醫,早做應對。
——
把人都支開之后,葉蘭舟問道:“什么事?”
穆清淮沉默片刻,才道:“南楚元帥被俘,國師中毒,小皇帝這下只怕要惱羞成怒了。蘭舟,你以為他們接下來會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