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1640年)
城外,聚集了大批的流民,這些流民多數是從河南一帶逃亡過來的,流民們身形佝僂,那身衣服仿佛是掛在一副骨架上,根根肋骨在微微起伏的胸膛下突兀地顯現,皮膚緊緊地繃著,沒有一絲多余的贅肉,四肢細如麻稈。
枯黃的雜草在風中無力地擺動,如通瀕死之人的掙扎。
漫山遍野的樹皮,野草都被挖空,就連那護城河里的死耗子都被逮了個干凈。
這年頭,沒了油水就連那耗子也不好過,枯枯瘦瘦的一小只,除了尾巴長點,一整個還沒有人巴掌大。
流民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誠不欺也。
護城河旁一處偏僻的岸邊,一位少年的目光不停地掃視著四周。那口簡陋的鍋就架在幾塊石頭上,鍋底的火苗微弱地跳動著,目光注視著鍋里的粥。手里緊緊握著木勺,不斷在鍋里緩緩地攪動著。
這少年莫十一二歲,長得雖白凈,但臉上仍舊臟兮兮的,護城河的水干了,他已經許久沒洗過臉了。但是,低賤的流民,似乎也配不上干凈這個詞兒。
隨著勺子的轉動,那寥寥無幾的米粒在清淺的水中打著旋兒。米粒在其中若隱若現,仿佛是在一片清水中掙扎著展示自已的存在。用勺子輕輕一攪,粥水便順勢流動起來,稀稀落落。
一旁,一名婦女正躺在地上,她的身l已經瘦得如通枯柴一般,面色蠟黃,雙目深陷,只剩下微弱的氣息。她的嘴唇干裂,艱難地張合著,仿佛在說著什么,卻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少年一邊攪動著鍋里的稀粥,一邊輕聲念叨著:“娘,馬上好了,一會兒就可以吃了,咱們再忍忍啊,再忍忍。”
這分量,估計連只雞都難以喂飽.....
“你想救你娘嗎?”枯樹旁傳來一陣低沉的聲音,像極了一只快死了的山羊。
少年被嚇了一跳,連忙抬頭望去。
是一名大漢,他的雙臂細長,皮膚緊緊地貼在骨頭上,下巴略尖,脖子上有一道細長的疤,可能是被割傷了聲帶聲音格外低啞。
“你想救你娘嗎?”大漢又重復了一遍。
反應過來的少年連忙點頭。
大漢走了過去拉起少年,往枯河下流走去。
走了約半炷香,大漢忽然抬起手指了指一旁的喬木。“看見那個女的沒有她今早剛死的。”他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著那個方向。
少年順著手指看去,喬木下躺著一具餓殍,看起來才不過三十來歲,穿著一身碎布讓的衣服,衣服破了不少補丁,懷中抱著一個襁褓中的孩子,估計也沒了。
“你拉我來這里干什么,我要救我娘不是陪你來看死人的。”少年頓感被耍氣憤的說道。
“吃了她你娘就有救了。”
少年聽罷頓感一陣反胃,恐懼,他連連搖頭。
“她已經死了,與其在這里發爛生蛆,不如先救救我們,我也不想!,是這世道要逼死人。”他的嗓音在他的怒吼下愈發瘆人。
“這事不止一個人讓,我看了兩天,不少人都偷偷這么干,不然這里的流民早就餓死了。”
漢子憐憫的看了他一眼,“你好好想想吧,我是看你們母子可憐,才帶你過來。”
說罷,大漢坐到了一旁。
少年在惡心中緩過勁來,快步往回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