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并沒有任何船隊過來,即便是有一些商隊,但也是改道而行。”
“倒是宋國公那邊,在颶風來臨之前就已經命人開船接糧。”
“不過,若是把糧食分給東瀛人,大軍的糧定是供應不上了。”
目前東瀛俘虜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朱棣所到之處幾乎無人反抗,城內的所有百姓幾乎全做了俘虜。
再這樣打下去,俘虜只會越來越多,糧食也會越發不夠用。
“除了最先投靠我們的東瀛人,其他的全部統一管轄起來。”
“每日派發給他們一頓糧食,能保證他們不被餓死即可。”
“若是有東瀛人愿意把糧食交出來,則每日可管三頓飽飯。”
“再通知前線的將士,將征討速度放緩,不必著急推進。”
朱棣思索片刻后,說道。
人肯定是不能殺的,若是人沒了,東瀛這塊地也再無任何利用價值。
朱棣不得已只能放緩自己的征伐速度,讓糧食盡量多用些時間。
此時,東瀛皇宮中。
“你說,如果我和明軍偷偷聯絡,明軍會不會保全我天皇的位置?”
“現在我這個天皇當的實在憋屈,只要足利義滿在,我注定不會有什么實權。”
小松天皇同近臣商議道。
現在東瀛的情況實屬復雜,即使身位天皇,在朝中也無半點話語權。
在明軍未出征前,足利義滿就已經定下來下一任幕府將軍為自己的兒子足利義持。
這也就代表著,即使熬死了足利義滿,天皇也無法翻身重新統治整個東瀛。
小松天皇迫切想改變目前朝中的現狀,至少能讓自己這個天皇做的有尊嚴些。
東瀛往來多少任天皇,幾乎全都是一手遮天,權傾朝野。
偏偏到了自己這,卻當的如此憋屈。
在小松天皇看來,若是足利義滿這次真的把明軍給擊退,只會讓自己接下來的日子更加難過。
而足利義滿在朝中的地位只會更高,說不定哪一天就把自己廢了。
與其提心吊膽的過一輩子,倒不如倒戈明軍。
只要能聯合明軍推翻足利義滿的統治,自己絕對能在其中得到不少好處。
近臣猶豫再三后說道:
“臣以為,皇上應該先派人去打探一下口風,若是明軍那邊答應,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當前朝中的狀況皇上你也是看見了,足利義滿現在已經不把咱們當人看了。”
“他不仁,就別怪咱們不義。”
……
馮勝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接到日本天皇的密信。
里面的內容更是讓馮勝有些難以置信。
照天皇的說法,只要大明愿意借兵,天皇就愿意里應外合共同拿下本州島,推翻足利義滿的統治。
“你說這天皇給咱們開出了如此豐厚的條件,他想往咱們這得到什么呢?”
“天皇為何不在信中寫明呢?”
馮誠有些疑惑的問道。
這確實不太符合常理。
天皇主動過來和明軍談條件,但在信中卻只字未提自身利益,這未免是有些太過反常。
或許,這封信就是東瀛用來詐降的。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