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平時根本不會上戰場,大部分時間都在種田。
足利義滿全然不顧東瀛的損失,不斷的對燕城進行強攻。
半個月后,燕城早已是彈盡糧絕。
朱能和張玉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從北城門突圍。
即便是外有朱榑接應,也只突圍出了不到八千。
足利義滿順利拿到了燕城,但他卻高興不起來。
為了拿下燕城,足利義滿可是付出了足足二十萬兵力。
即便是他手中的兵力還有將近六十五萬,但他們后面還有好幾座城要拿下。
一座城就要二十萬,那加起來豈不是要消耗八十萬。
如若真是如此,那東瀛的百姓可就要被足利義滿打光了。
到時候大明再派出個幾十萬兵,那東瀛根本沒有阻擋能力。
朱榑的傷亡也不少,原本二十萬的明軍現在也就只有十萬出頭。
加上其他三座城池的明軍總數,也就只有二十多萬。
張玉和朱能離開燕城時,把所有的糧食都給燒了,沒有給足利義滿留下一點物資。
朱榑加上朱能和張玉的殘兵,還有差不多十二萬的兵力。
其他三座城池,每座城池差不多只有四萬兵,至于藩王們的私兵,目前都在呂宋挖金礦。
朱榑已經下令將他們調回,但短時間內肯定到不了。
足利義滿在拿下燕城后,也陷入到了另一個難題,那就是接下來打哪座城池。
不管打哪座城池,朱榑和朱能都會第一時間進行支援。
三座城都是硬骨頭,足利義滿不管先對哪座城動手都不討好。
“三座城齊攻!”
足利義滿冷聲道。
六十五萬大軍分城四部分,每座城池安排差不多十五萬大軍。
而他帶著最后的二十五萬士兵隨機應變。
這樣冒險的作戰計劃,所有人都以為足利義滿瘋了。
但其實不然。
足利義滿的最終目標并不是城池,而是齊王。
三座城池,看似都是主攻但其實都是佯攻。
足利義滿要對齊王進行埋伏。
成功的幾率雖只有三分之一,但這已經是足利義滿能想出來的最好辦法了。
只要埋伏朱榑成功,那進攻三座城池的壓力將會大大減小。
足利義滿在賭,只要能賭到齊王那他就還有勝利的機會。
只要能站穩九州島,主動權就握在足利義滿手上,之后不管是支援高麗,還是鎮守九州對足利義滿來說都是可行的。
即便大明強行進攻九州,也會付出不小的代價。
足利義滿漸漸掌控了局勢。
在他剛剛將三座城池圍住時,就收到了地方東瀛百姓的報信,信中透露了朱榑的大本營。
足利義滿很是小心,先派出幾個探子,在確定沒有問題之后出動了四十萬大軍對朱榑的軍營進行圍剿。
即便明軍的裝備再過超前,面對四十五萬的東瀛士兵也很難打贏。
朱榑在發現足利義滿的蹤跡后,立馬選擇了撤離。
此時在他的軍營當中,不僅有自己的長子還有其他兩王的世子。
如若戰敗,朱榑和大明要付出極高的代價。
不得不說,足利義滿這一招確實是高。
朱榑在見到東瀛大軍的那一刻,便知道自己中計。
足利義滿的心思很是縝密,完全切斷了三座城池之間的聯系,即便是有人察覺出了足利義滿的動向,也沒有辦法第一時間通風報信。
只不過足利義滿沒有想到的是,在九州島西邊有一支精銳明軍已經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