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海外的工匠,他們的手法并不是特別好,有些只是看過別人做火器便也跟著學了起來。”
“這些火槍雖說質量不好,但還是能勉強使用。”
“我們的工匠最近也在對火器進行改良,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出成果的。”
足利義滿微微點頭。
現在東瀛的情況對他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至少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
誰也不知道大明什么時候會對東瀛下手,在此之前東瀛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提升自身實力。
東瀛目前的火槍技術還是比較落后,他們的火槍連最基本的不炸膛都難以保證,其他的就更不用多說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東瀛的礦石非常多,不用擔心沒有制造火器的原材料。
隨后,剩下的幾位大名也開始匯報最近的情況。
現在東瀛的士兵數量正在急劇增加,到目前為止差不多已經達到了將近七十萬。
只不過,這里面的士兵大多都是民兵。
足利義滿幾乎動員了本土的全部百姓,讓他們加入到民兵的隊伍當中。
即便是農民,在空閑的時候也要參加軍事訓練。
所有十六歲到四十五歲的男人都要服兵役,不可違抗。
要知道,大明四大藩王的兵力加起來也只有二十萬。
對比起來,東瀛這邊好像還占有優勢。
但其實不然。
東瀛的七十萬兵,其中至少有五十萬都是沒什么戰斗力的。
四大藩王的二十萬兵,那可都是實打實的。
雙方要是真打起來,東瀛這邊連三成的勝算都沒有。
屋內。
匯報完畢后,足利義滿單獨把武內氏給留了下來。
“天皇那邊,最近怎么樣了?”
“我怎么聽說他好像有些別的想法?”
足利義滿問道。
武內氏的心頭一顫,急忙回道:
“回稟大將軍,確實有些流蜚語在傳,但我也不敢確定是不是真的。”
足利義滿說道:
“是從那些和尚那聽過來的吧,天皇最近和大明的一些商人走的很近。”
“只不過,我聽說那些商人都是四大藩王的人。”
“唉,天皇陛下真是糊涂。”
“為了權力,何故做到如此地步,甚至都開始和四大藩王有了聯系。”
“我們幕府將軍,本就是為天皇分憂,如今天皇陛下的心思已經走了彎路,看來我們得即使糾正。”
“不能讓天皇做出錯誤的選擇啊!”
武內氏怎可能聽不出足利義滿這番話的意思,當下便跪地道:
“大將軍,武內一家始終效忠大將軍!”
足利義滿點頭道:
“很好,天皇是我看著長大的,他是怎么想的,我很清楚。”
“昨日在廟里,天皇找你說了什么,我也就不過問了,只不過,有些事你得明白。”
“現在的局勢可不比當前,若是做錯了選擇可能命都會跟著沒了。”
足利義滿的語氣當中帶著幾分冷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