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朱雄英激動地站了起來,“真的?”
王石頭重重點了點頭,實在是近日的好消息太多了,他居然把這個大事給忘了,幸好想了起來。
“好!明日我出宮去看看,你先替我賞一下那些工匠。”
“是!”
這回沒別的事,王石頭領了命就出宮去了,朱雄英還給了他一道令牌,讓他可以自由出入宮門。
至于朱雄英為什么沒有跟著王石頭出宮,自然是肩負了監國重任之后,朱元璋就把所有的奏折留給了他批閱。
朱雄英:批不完,根本批不完。
正在朱雄英奮筆疾書時,一道急促的腳步聲響起,下一刻,朱元璋激動地跑進了殿內。
“大孫!快跟咱走!那些土豆長成了!”
土豆種了幾茬留種之后,終于湊夠了二十畝地的試驗田。
而今,試驗田的土豆也成熟了。
朱元璋收到消息時激動得茶水都灑在了自己身上,連衣服都沒換就跑過來跟朱雄英說了。
畢竟這土豆可是能救萬民生路的大殺器啊!
土豆產量高,能當主食還能當菜,是朱元璋心中非常完美的一種作物。
有了土豆,他大明何愁日后不興?
想他當初正是快被餓死了,才一步步走上了起兵造反的路。
事實上,王朝末年的情況大差不差,昏佞當道、天災不斷,百姓們被欺壓得喘不過氣,才能喊出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但有了土豆,不知能救活多少人的性命。
而且最主要的是,土豆在荒田里也能種植,只是產量會少一些,可這對沒那么田地的農民來說,已經是好消息了。
況且,土豆這東西很好種,農戶們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去照料別的糧食。
等到整個大明境地都種上土豆,天下百姓都將感念他們朱家皇室的恩情。
雖說朱雄英是拿出土豆的人,可聽到這個消息時,朱雄英依然很激動。
土豆熟了,這回總能留下些土豆給他炒盤土豆絲吧?
朱雄英跟著朱元璋就直奔城外皇莊內的試驗田。
二人到時,工部的十數名官員已經開始準備計算,在他們的眼前,是一片片綠色的土豆藤蔓。
而負責這片試驗田的老農們,以及準備收割的士兵們,都用期盼的眼神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見到此情景,激動得眼眶都有些紅了,他從一旁的士兵手里拿過一把鋤頭,大手一揮,“開挖!”
“是!”
士兵們聲音氣勢恢宏,一個個擼起袖子就走進了田里開挖土豆。
在此之前,老農們已經給他們演示過了該怎么挖土豆,因此這些士兵們的動作不輕不重,正好能將土豆刨出來,又不至于傷到土豆。
朱元璋拿著鋤頭一刨,底下就露出了一連串圓潤的土豆,看得他喜笑顏開,刨得更賣力了。
朱雄英見朱元璋和一眾士兵干得熱火朝天的樣子,也拿著一把鋤頭下了田。
到最后,只有負責統計產量的工部官員沒下田。
眾人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即便是已經出了滿頭大汗,也不覺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