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大明不提出貿易優厚政策,瓦剌最終也會乖乖的把燕王送回。
這其中的風險,瓦剌可擔不起。
草原和中原世代為敵,只有一方把一方打服,從沒有和談這一說。
而太孫在這個節骨眼提出對瓦剌如此有利的條件,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朱雄英笑了笑,隨后抬頭向遠方看去。
“可汗,你當真愿意偏安一隅?”
“這草原可不小啊!”
猛可帖木兒聞一愣,片刻后答道:
“若是能擴大疆域,我想沒有幾個皇帝不愿意吧。”
“可是……”
朱雄英繼續道:
“可是什么?”
“可是生在了大明邊上是吧?”
“現在的大明如此強大,瓦剌自然不能放手一搏,若是擴張失敗,很有可能會被大明侵吞。”
“成吉思汗的疆域足夠大嗎?”
“當時的中原可比現在要弱多了。”
朱雄英這番話說到了猛可帖木兒的心坎里。
他何嘗不想擴大自己的疆域。
雖說前元覆滅后,他吞去了大部分的疆域,但對瓦剌來說還不夠。
現在的瓦剌人口經過多個部落融合后,人口已經越來越多,甚至多到已經有些裝不下了。
游牧民族需要的土地要比其他民族多的多,一旦土地不夠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們賴以生存的游牧經濟崩塌。
但中原是草原不得不跨過去的一道坎。
想要擴大疆域,就必須提防著大明。
大明對草原的戒心可不小,常年百萬官兵鎮守邊關。
這給到瓦剌的壓力也很大,只要自己這邊有什么風吹草動,大明都可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這對瓦剌日后的發展極為不利,畢竟提防大明也需要耗去大量兵力。
除去這些主要兵力,剩下的一些散兵根本不足以支撐瓦剌對外擴張。
“太孫,想不到你如此坦誠。”
“你說的這些,也正是我的心事。”
猛可帖木兒嘆氣道。
朱雄英笑了笑,繼續說道:
“不僅瓦剌如此,我大明也如此。”
“說大明是當今世界最為繁榮昌盛的國家也不為過,這兩年大明的發展你是見識到的,我們的軍事實力你也有目共睹。”
“但對于草原,我們大明還是不得不防。”
“每年鎮守在草原邊關處的明軍就足足有百萬余,可以說是大明的主力軍。”
“憑大明自身的勢力,疆域不可能這有現在這么大。”
“草原現在的人口可是越來越多了,之前藍家莊就找我匯報過,現在瓦剌的人口已經差不多超出所能承載的了。”
“即便是大明不出兵討伐瓦剌,你們瓦剌不出十年也必將滅亡。”
“到時候內亂迭起,我大明幾乎什么都不用干就可坐收漁翁之利,雖說不能徹底消滅瓦剌,但那個時候的瓦剌也必然對大明造成不了太大威脅。”
“我現在想求的,只是和平,大明和草原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