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異國他鄉,將士們的情緒很容易會出現一些問題。
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教坊司能在其中起到極大的作用。
……
朱雄英騎馬離開應天府,開啟了自己的巡查之路。
朱元璋站在城門上親自送大孫出城,眼中滿是不舍。
他是真的不舍大孫離開自己的身邊,這段時間里朱元璋已經習慣了身邊有大孫陪伴。
但朱元璋心中清楚,巡查之事是必須要辦的。
只有巡查才能真正體察到整個大明的國情,整日待在應天府很容易被面前繁榮的假象所迷惑。
大明其它各地的情況,只有親自走一遭才能知曉。
“皇上,不必太過難過,太孫殿下不到幾日應該就會回來。”
馮貴寬慰道。
朱元璋微微點頭,嘆氣道:
“唉,大孫一走,咱這心里就感覺空空的。”
“蔣瓛可在?”
“臣在。”
“通知錦衣衛,把大孫的行蹤三天一報,不對,兩天一報,每天按時送到咱的手里來,不可錯過一天!”
“臣遵旨!”
過了許久,朱元璋才緩緩地從城墻上下來往宮中走去。
……
朱雄英奔走在驛站之上,速度十分緩慢。
由于驛站只有三米寬,朱雄英所帶的兩千騎兵根本施展不開,只能慢悠悠的向目的地進發。
朱雄英對這樣的情況早有預料,他先前就打算用水泥把這驛站的道路拓寬。
在朱元璋看來,大孫此次巡查定是為了彰顯皇家威嚴。
但朱雄英卻不這么想,他想做的事更多。
至于喬裝打扮,朱雄英根本想都沒想過。
微服私訪,在朱雄英看來完全沒有什么必要。
自己這邊可是帶著兩千騎兵,就算再怎么喬裝別人也能看出來自己身份顯赫。
現如今的大明,明面上看起來雖一切安好,但背地里卻暗流涌動。
尤其是宗族,更為嚴重。
朱雄英的第一站并沒有選擇什么大城市,而是選擇了很少有人關注的小縣城。
丹徒縣便是朱雄英的第一個目的地。
此地離應天府不算太遠,僅僅只有不到兩百里地。
朱雄英打算把這丹徒縣當做一個突破口。
往往是這種小地方最能體現民生問題,百姓們過的好不好到此地一看便知。
僅用兩天時間,朱雄英等人便到達了丹徒縣。
城門口早有藍家莊商會的人過來接風,朱雄英自然也不會帶如此多的人一起進城,
王伯看到朱雄英先行下馬后,急忙走上前去行禮道:
“小民參見東家!”
……
目前丹徒縣的情況,朱雄英已經有所了解。
此地遠比朱雄英要想的惡劣。
不管是衙門還是其他地方,甚至是朱雄英手底下的商會,幾乎都已經被完全滲透。
此時的丹徒縣竟一時讓朱雄英無從下手。
暴力強行抓捕自然是不可能,這樣很容易會敗壞皇家的名聲,還會讓事情越變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