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不像是大孫的風格。”
朱雄英笑著說道:
“還是皇爺爺最了解孫兒的性子。”
“孫兒并不仰仗這條約賺錢,此事賺錢的門路還多的是。”
“再說了,如果在條約上要價太高,難免會影響到大明的名聲,日后大明和其他國家再談諸如此類的合作,恐怕就很難辦了。”
“孫兒目前已經籌集了不少火器,正在運往圖格魯王朝的路上。”
“打仗沒有兵器可不行,據孫兒所致,圖格魯王朝目前是沒有火器的,而大明派過去的五萬精兵,也只有少量火器。”
“只靠這點火器,恐怕是很難對抗帖木兒帝國。”
“孫兒這個時候籌集火器前去售賣,無論定價多高圖格魯王朝都只能接受。”
“這些火器,多半都是衛所淘汰下來的,雖能用,但準度和其他一些方面都得不到保障。”
“孫兒估摸著,這批火器的價值,怎么也在幾百萬貫寶鈔以上。”
朱元璋恍然大悟,想不到靠這些老舊的火器竟能賺如此多的錢。
“大孫,你這么做,是不是想利用圖格魯王朝拖住帖木兒,使其侵略的步伐放慢?”
“妙啊,妙啊!”
帖木兒此次東征一次性派出了三十萬兵。
這可不是小數目。
想要踏平圖格魯王朝,十萬兵便綽綽有余。
之所以派出三十萬,就是想要一鼓作氣踏平圖格魯。
包括圖格魯在內的德里蘇丹地區十分關鍵,只要能徹底拿下便能有效的控制吐蕃地區。
并且德里蘇丹地區接壤大明,一旦拿下便能虎視大明。
帖木兒想要快速拿下圖格魯,朱雄英當然不能如他的意。
唇亡齒寒的道理,朱雄英怎可能不懂?
年關將至,朱元璋的圣旨也到了東瀛各藩王手中。
朱雄英這一招,真是絕。
幾位藩王收到消息后頓時亂作一團,原本互相不待見的幾位藩王,現在也不得已的聚集到了一起。
“哥哥們,難道咱們真的要調一萬大軍回去嗎?”
朱榑率先開口說道。
作為幾位藩王當中年齡最小的,同樣也是兵力最少的。
兵力本就少,再減一萬兵更是雪上加霜。
出門在外,手里沒有兵力說話都不硬氣。
“老七,難不成你是打算要抗旨?”
朱惘冷笑道。
朱榑連連搖頭,急忙回道:
“我可不敢,我可不敢。”
“只是三哥,如果大家都愿意的話就不會坐在這了,直接調兵不就行了。”
朱棣此時插話道:
“兵是肯定要調的,父皇的圣旨已經下達,咱們幾人怎可能違抗圣旨?”
“今天在這主要討論的,還是怎么調兵,調哪些兵。”
朱榑聞,有些顧慮的說道:
“咱們這么做,不會讓父皇更加生氣吧?”
“此次調兵本就是因為咱們幾人在背后搞小動作被父皇發現,如果還這么做,父皇會不會……”
朱惘當即打斷道:
“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