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怪朱雄英太謹慎,畢竟這是有關自己心腹的選拔,在用人上還是要慎重些才好。
禮部尚書任玥對黃觀也是贊不絕口。
其在禮部的表現雖沒有太過顯眼,但交給他的任務就沒有一件事辦不好的。
黃觀主要負責的方面還是在外交上。
他會的語種類非常多,不管是哪國的使臣黃觀幾乎都能做到無障礙交流。
也正因為如此,禮部尚書任玥才更愿意把一些和外臣打交道的事放心的交給他來做。
除此之外,黃觀在朝中的人緣也非常好。
在政治上沒有樹敵,和多名官員私底下關系極好。
凡是和黃觀打過交道的官員,沒有一個人不說黃觀好的。
黃觀不愧是老爺子看中的人,各個方面表現的都很優秀。
回到坤寧宮后,朱雄英和傅柔嘉也聊起了黃觀的事。
“我的詹士府已經無人可用,到目前為止,也就只有一個狄青天。”
“狄青天雖有才,但只表現在斷案方面,并不能在其他地方輔佐我。”
“黃觀是個人才,今日和他交談時我便能看出來。”
“這樣一個人才,放到禮部實在是有些浪費了,我想把他調到我們詹士府來,不知道你的意下如何。”
傅柔嘉思索片刻后答道:
“黃觀在禮部怎么說也是個三品大官,若是調到詹士府,肯定不能擔任太低品級的官。”
“去年山西那事處死了不少官員,山西的很多官位都空著,不如把狄青天給調過去。”
“畢竟他的老家就在太原,送他回到山西也算是得償所愿。”
朱雄英點頭道:
“也只能這樣了。”
按照大明最新制定的政策,凡是有關五品官以上的升降,都必須得到朱元璋或是朱雄英的親自確認才可實行。
山西經上次一事后,不少位置都一直空著,把狄青天調過去也算是合乎情理。
至于去山西做什么官,這還是要看吏部尚書的意思。
不過有太孫殿下的名號在,狄青天肯定不會被虧待。
詹士府。
狄青天接到吏部的調令,臉上卻沒有想象中的開心。
春夏見狀有些不解的問道:
“夫君這是為何?”
“先前不是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山西嗎,這次終于得償所愿了為何不高興?”
狄青天搖頭道:
“唉,你有所不知啊!”
“太孫殿下如此調動我,說明對我的才能已經有些看不上了,詹士府是太孫殿下主管的部門,我在這的待遇自然不會差。”
“詹士府的權力并無定義,一般來說只要太孫殿下的勢力越大,詹士府的權力就越大。”
“就如今的這種情況來看,若是我能繼續在詹士府待著,日后的前途可能比幾位尚書還要光明。”
狄青天到應天府也有五年時間了。
初來乍到時他還只是一毛頭小子,現在已然變成了三品大官。
然而自上次查案之后,太孫殿下就再沒用過狄青天,甚至再沒過問過詹士府。
“這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雖沒了太孫殿下恩寵,但這樣也可極大程度上的規避風險。”
“在應天府的這幾年,我可是待夠了,每個人都爾虞我詐,心眼多的很,夫君你不會趨炎附勢,長久以往在官場上肯定是會吃虧的。”
“現在調回山西,咱們倆至少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