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淮北百姓豐衣足食再無水患之憂,是不是更感念我大明的恩德,對我皇明萬歲稱頌?”
??“兩相對比,到底祖陵是龍氣,還是民心是龍氣,一目了然!”
??話音落下,殿中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愣愣的看著辛彥德,瞠目結舌。
??其實這個道理誰都明白,可誰都不敢說。
??“夠了!”老爺子噌的站起來,厲聲怒喝,氣得渾身都哆嗦。
??“大明朝開國三十多年,咱給淮北免了多少次賦稅,救濟了多少錢糧?你怎么不提?”老爺子肩膀顫抖,“按你說的,不動咱朱家的祖陵,水患就永遠都治理不好?黃河發大水是一天兩天嗎?是咱朱家祖陵建起來之后才發的嗎?是因為咱朱家的祖陵,讓泗州飽受洪災之苦嗎?”
??“臣不是這個意思!”辛彥德皺眉道。
??說著,他嘆口氣,跪在地上,“國朝至今黃淮水災共有六次,每一次都耗費無數的民力和物力,但始終治標不治本。”
??“今年堵這邊明年堵那邊,可水終究是要滿則溢。終有一天,再也堵不住。屆時,黃淮之水滾滾而來,再想整治難上加難,且必將曠日持久,耗費錢糧何止萬計?”
??“所謂治理水患,人不能和天斗,只有因勢導利。祖陵所在地勢低,建造當初考慮到水患就一再的加高,大水無處可引,這些年來始終蓄勢待發。”
??“今年春月格外大,泗州已到了要加固堤壩的程度。水可不是今年淹了,明年就不來了。一旦處置不當,不但明年也有洪水之憂,而且往后連年重之又重!”
??“屆時,淮北水患再無寧日。大明祖陵,南北漕運,淮北大地,皆為覆卵.....”
??“閉嘴!”老爺子怒喝一聲,“哼,就你說的對,在你看來滿朝文武幾十年都錯了,唯獨你是對的,大明朝除了你辛彥德,就沒人是對的!”
??“黃河水患除了從咱祖墳上引水開河之外,就沒別的法子,咱不修就是對不起淮北百姓,是不是?”
??辛彥德叩首,“太上皇您偏頗了......”
??“住口!”朱允熥實在不愿辛彥德再說下去了,開口呵斥,“治水之事當從長計議,你所說的未必就是對的。你一家之安能獨斷國事?”
??其實這是朱允熥對他的一片包容之心,誰料想辛彥德卻不領情。
??直挺挺的梗著脖子,“皇上,這不是臣的一家之。臣入仕之初就在河道衙門上行走過,跟著工部和河道的官員在淮北巡視過多次。”
??“水患的走向就是如此,非人力能改。若想一勞永治,就要因地制宜考量全局,以疏浚為主。再堵下去,終究有堵不住的那天,到時候....”
??“好好好!”老爺子氣的須發皆抖,看看朱允熥,“大孫,你就容他胡亂語?”.五6
??“皇爺爺您息怒,孫兒......”
??不等朱允熥說完,老爺子一個窩心腳。
??李景隆哎喲一聲,栽倒在地。
??“你是聾子嗎?這等大逆不道之,你就站著聽?”老爺子怒道。
??李景隆忙起來,先飛快的看一眼朱允熥,然后對外邊說道,“來人,拉下去!”
??王八恥在殿外,對著幾個侍衛點點頭。而后幾個侍衛如狼似虎的進來,拽著辛彥德就往外拖。
??“臣死不足惜,臣也不怕死,可淮北民生重于泰山,不可不顧!”
??辛彥德的喊聲讓老爺子怒火更甚,“關到鎮撫司去!讓錦衣衛教教他怎么說人話!”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