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李景隆心中突然也生起別的心思。
??“不對!不對!不對!”
??“我得進宮.....萬一皇上要滅火的時候,需要人手,我不就頂上去了?”
??~~
??乾清宮,暖閣。
??琉璃窗花被擦得透亮,落在地上一格一格。
??“皇上,罪官賀平安及其所屬千戶,參與淮安案的人員,全都供認不諱!”
??刑部尚書侯泰,把墨跡未干的口供,順手呈著放在朱允熥的御案上。
??朱允熥掃了一眼那口供,“這么快?”
??“臣親自問詢,他們知無不!”侯泰躬身說道。
??“嗯....人在你們刑部大牢,如何?”
??侯泰不假思索,“臣沒叫人用刑!”說著,又道,“也沒人疏通刑部的關系,例行關照!”
??“呵!”朱允熥意味深長的笑了。
??侯泰這話說得妙,例行關照。
??他是公事公辦!
??但本該有人為賀平安疏通刑部的關系,卻沒人奔走。
??所謂疏通關系,并不是說幫著徇私枉法。而是在能力范圍之內,讓賀平安在刑部的日子好過一些。
??比如,行刑的時候手下留情。
??行刑之后及時就醫.....
??朱允熥緩緩打開口供,說是口供,倒像是賀平安的自述。
??看著看著,他忽然眼睛一亮。
??“有點意思哈!”
??朱允熥的手指,輕輕敲打桌面。
??“罪官之所以下令,血洗水月庵不留活口,非罪官草菅人命,喜禽獸之行徑!”
??“朝廷已下令,四十五歲以下尼姑還俗.....所還俗之女子,返回家鄉談婚論嫁!而一旦水月庵之事,鬧得天下皆知。還俗之女尼,勢必為人輕視輕賤,不容于世。”
??“如此,有悖朝廷軍國大政,更有悖我朝仁德之心.....”
??看到此處,朱允熥開口道,“不管真假,這賀平安的話,倒也是另有一番見地!”
??世風,本就對女子苛刻。
??水月庵的事一旦天下皆知,那天下還俗的尼姑,就都逃不脫世人的有色眼鏡。
??舌頭根子壓死人!
??有人會說,看看看看,什么出家人,分明就是窯子里的姐兒?真要是貨真價實的出家人,朝廷能讓她們還俗嗎?
??到時候一旦出現有尼姑被鄉人輕視至死,或者覺得活著無趣,自行了斷之事。
??讓尼姑還俗的政務,可能就要蒙上一層污點。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被一些窮酸書生寫進話本之中....
??朱允熥繼續往下看,“另,朝廷推行新政以來,數年之間風波不斷。水月庵一事,定不是孤例!天下其他州府,亦定然有之!”
??“為何有之?乃因庇護。此事若大張旗鼓追查,定又會引得官場震動!值此我朝革新之際,當務之急穩為第一要務。”
??“除惡有先后,若為除惡,以至于官位空懸,而無人施行新政。于國而,豈良策乎?”
??看到這,朱允熥又笑了。
??賀平安說的很直白了,這種事不新鮮,比這還齷齪的事到處都有。
??發現了怎么辦?
??是要查是要抓,但現在皇上要辦新政。
??我想著若是把這事捅出來了,鬧得到處抓地方官,誰幫朝廷辦事呀?
??朝廷的重中之重,是推行新政。
??推行新政就需要地方官員的配合!地方上都沒官了,誰配合?.八
??而且還憂心忡忡的替了一句,這幾年殺的人不少了,殺人的事要緩緩....
??“這人倒是能強詞奪理!”朱允熥拍拍桌子,“有趣有趣!”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