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腦子里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藍圖成型。
這會兒已經七六年,再有兩年就有村子開始偷偷的搞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到時候開始正式實行。
然后再過兩年基本上個體戶,私人經營可以放開,改革的春風吹拂大地。
其實時間不等人,而現在他們做的蘑菇種植基地完全可以擴大,帶領周圍的村子人致富。
而且都是集體對集體,不存在個人私人經營。
自己只不過是借用了集體的名譽,其實搞得還算是帶頭致富。
他當時跟對方的廠長談完的時候,其實他也吃驚。
沒想到對方的需求量會這么大。
他們這小小的村子,哪怕再建蘑菇種植基地恐怕能產10萬斤蘑菇,那已經是頂天。
最重要的是村子里也沒有那么多閑地,這10萬斤的蘑菇就已經是占了不少的地。
而且要有投入,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可是這種情況的話很招人眼。
這200萬的蘑菇他已經跟蘑菇廠的廠長商量過了,這事兒呢他得考慮一下,考慮一個方案出來。
估計最近幾天會給他們一個方案報告。
當然江陽其實心里有了一個宏偉的藍圖,但這事情不能和外人說。
送走了兩名廠長,就是給全村人分錢。
其實全村的村民現在都在門外面兒溜達呢,別看裝的閑來無事,可是那眼神不住的往院子里瞟。
誰都知道他們村兒今天那可是剛剛賣了蘑菇。
江陽走到江春生辦公室,
“隊長,你喇叭喊一聲兒,咱趕緊開大會給大家分錢吧。
別說以后。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咱今天先讓大家伙兒相當于是提前過個年。”
這算是他們村兒打的翻身第一仗,當然得讓大家都開心開心。
其實江陽自己也開心。
這個可比他在食堂里當上廚子更讓人覺得激動,當廚子只是實現了個人價值。
現在實現的是全村的集體價值。
這種成就感比當一個廚子更讓人爽。
而且今天縣里領導來了,而且還拍了那么多照片,啥也甭說。
就能知道自己給集體建立蘑菇種植基地的事情肯定很快上頭條,這種事情宣揚出去,他就不信機械廠不急。
這種事情縣里一旦大肆表揚,這種東西進了省里不信沒人管。
馮家的手伸的再長,也不至于為了一個小廚子傷筋動骨。
小廚子也會讓人斷手的。
再說他現在對于回機械廠當廚子也沒那個心思。
他想要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如他所說,今天來現場的除了縣里領導,當然有各大報社的記者。
這些記者對于一個村子里的集體經濟搞得這么有規模,而且這么現代化。
當然是充滿了驚奇,這年月誰見過這種種植基地呀!
尤其是人家實現的是集體致富。
全村人一塊兒發家,又不是搞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