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會正常給他們發放工錢,還給準備一日三餐。
在沈青檀的帶動下,秦氏商行以及顧氏商行加入其中,將災民們安置妥當。
不僅是如此,沈青檀還獻計讓他將作惡的奸商引出來,查明他們曾經與關州貪腐的官員勾結,官府將人一網打盡,抄了家,繳獲到一筆巨額銀子,己經派人將銀子押運回京城。
關州的百姓們將沈青檀視作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人人都對她感恩戴德。
末了,知府又著重的表明,他是因為看到沈青檀出示的龍紋玉佩,方才同她一個婦道人家議事。
果然,不愧是皇上器重之人,巾幗不讓須眉。
首輔看到這句話,太陽穴跳了跳,簡首沒眼看。
這馬屁拍的……
他不由得看向靖安帝,只見靖安帝朝他看來,并且褒獎他:“你這學生教的不錯
首輔:“……”
有個愛聽馬屁的君主,莫怪下面的臣子愛拍馬屁。
心里雖然是如此想的,但是壓在胸口的一塊大石算是落了地,將密信傳遞下去。
一個個官員傳閱過去,每個人看完信的人,心情極度復雜。
若是從市井聽到夸贊沈青檀與趙頤的話,他們必定是不會相信的,懷疑有人刻意為沈青檀洗刷污名造的勢。
當事人沒有人出面,坊間也沒人透露風聲,是關州的知府率先傳來密信,贊頌沈青檀的功名,不必想也知道其中的可信度有多高。
除非知府是嫌命太長了,才會故意編造這種一查便知的事跡。
在座的都是人精,很快便知道是有人刻意誣陷沈青檀。
畢竟一開始傳出趙頤遇刺的消息,之后又傳出沈青檀與人私奔的消息,顯然是有人要暗害沈青檀。
若是沈青檀真的遇刺失蹤,名聲被毀,即便活著回到京城,等待她的也是一條死路。
藏在背后的人,太過狠毒了。
幸好她去關州追殺兇手時,因著一片善心,救助了災民,讓知府為她表功,算是洗清了污名。
大臣們不禁看向角落里的承恩侯,若非是承恩侯高調的與沈青檀斷絕父女關系,他們也不至于相信外頭的傳。
如今沈青檀是去關州做善事,也不知承恩侯看到密信,心里會作何感想。
承恩侯敏銳的覺察到異樣,不明就里地看向諸位同僚。
他們的眼神帶著深意,隱隱有著對他的探究與審視,甚至還有同情。
承恩侯心里首犯嘀咕,正要詢問旁邊的同僚,便見同僚將一封密信遞到他面前。
他壓下困惑,翻閱密信。
越往下看,他的臉色越難看。
“這……怎么可能……”
承恩侯無法相信沈青檀是去關州救濟災民。
更傾向趙頤買通關州的知府,特地寫這么一封信為沈青檀表功。
他連忙站起來:“皇上,關州的知府在撒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