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侍郎點頭:“楚大人說得對,當務之急是盡快傳旨京畿營,命他們進宮護駕,還請皇上早些定奪。”
“楚尚書和洪侍郎稍安勿躁。”裴丞相轉過頭,不疾不徐地看著他們,“皇上沒下旨定有沒下旨的道理,你們急著催促,反而讓皇上為難。”
“可是——”
裴丞相沉吟:“皇上和長公主是兄妹,長公主武功高強,戰術過人,這些年立過多少汗馬功勞,諸位大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往日長公主從未有過居功自傲的行為,今日斷然也不會輕易謀逆犯上,所以弄清楚原因很重要。”
楚尚書反駁:“丞相大人相信長公主的忠心,篤定她不會謀逆犯上,可事實卻是青鸞軍確實已駐扎在東華門外,隨時都有攻進來的可能。”
“區區數千兵馬,怎么可能攻進皇宮?”裴丞相顯然不信,轉頭看向昭明帝,恭敬開口,“方才來勤政殿之前,臣差人問過,青鸞軍駐扎之處還在第二道宮門外,遠離箭樓可射中的位置,足以證明長公主并沒有逼宮的想法。”
其他大臣聽到這句話,覺得有道理,不由自主地點頭。
從東華門進入乾清門要通過箭樓,區區幾千兵馬,就算如何厲害,也抵不過萬箭齊發的威力。
只要他們敢踏進一步,城樓上的箭矢就會把他們都射成刺猬。
長公主若真要造反,不可能只調這么點人,直接二十萬大軍如潮水般涌入,豈不是更快更猛?
“眼下的重點不是青鸞軍會不會逼宮,而是長公主為何突然造反啊?”楚尚書氣急,連忙把話題轉回來,順便朝皇帝表忠心,“臣以為長公主雖是皇上妹妹,一直以來也忠心耿耿,可長公主畢竟有兵馬在手,萬一她真生出了不臣之心,皇上,后果不堪設想啊。”
裴丞相說得在理,楚尚書擔心得也不無道理。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