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斌和鞏開疆為什么會這么震驚李向南說出來的話?
那是因為,他們兩不光為李向南的膽大和氣魄驚到了,更為他超強的執行力所折服。
長達半年的布局,這份隱忍和藏鋒的品質,在商人里是極其罕見的。
李向南的確是個不會急功近利不會一蹴而就追求短期快速崛起的平凡之輩。
他做事情,穩健平和而且最主要的是胸有成竹。
當一切條件都成熟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就好像去搭一個房子積木,把各部分結構搭建在一起就可以了,看上去好像簡單無比,可實際上在準備的時候,各部分需要極大的精力去創造去積累。
比如那64噸鋼鐵,這么大規模的鋼結構產品,如果從市面上買,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二,恐怕也找不到能夠一次性出這么多貨的廠家。
可李向南竟然已經準備好了!
這讓兩人佩服李向南高瞻遠矚思維的同時,也不得不感慨他的運氣。
再說董承舫和李富勤。
他們這大半年時間,就泡在紅山縣的犄角旮旯里。
他們在干什么?
胡玉斌曾經問過一嘴,董承舫也語焉不詳,只說和李富勤在配合指導平山縣等當地的村子種植前胡、白芍等藥材,別人種他們收,就等著一季一季的收獲時節。
現在在從李向南的角度去看,確實可以窺見一斑。
董承舫和李富勤在紅山縣收購了藥材,通過李向南在燕京的生物制藥工廠,便能制造出相應的中成藥。
李向南,早就把藥材基地給做好了,就等著燕京這座工廠投入生產了!
試問,一個商人,能夠耐得住寂寞,忍受大半年都沒有錢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