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工作的時候,總是一副不茍笑的模樣。
“姜總,這是福塘村的相關資料和市場評估,經過專業的人員評估,整個福塘村如果拆遷,所有的拆遷費用加在一起大概有八千萬。”
這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既然這是市政府的重點開發項目,他們一定會將所有的拆遷費落實。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村民的修繕等,所以我預估市政府的拆遷補貼大概就是一億元的啟動資金。”
等林青青把所有的事情說清道明后,我不禁回想起了黃明政的要求。
每戶人口都要二十萬。
如果再加上這將近兩千萬的補償,只怕拆遷的費用根本就不夠。
“我知道了。”
所以這事,根本就成不了。
“姜總,如果依照現在的這種情況來看,福塘村的拆遷大概會成為整個項目首要的難題。”
林青青的話,我當然明白。
當初在京市的時候,我也做過類似的項目。
因為是政府的項目,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時時刻刻都需要顧及人民對此事的看法。
如果人民不滿意,新開發很有可能會被叫停。
當時為了能夠項目能夠順利推進,我們私底下補貼了不少,這也導致整個項目結束之后,我們非但沒有收入,反倒是賠進去不少。
還是后來商場的開發,在各個供應商提起合作之事,長期以往地進行,才慢慢有了收益和利潤。
回想起過去的種種事宜,我確實是遲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