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棠也嘆氣,吩咐半夏道,“去大廚房吩咐一聲,多做些包子饅頭,去城門外施粥。”
馮媛道,“還是你心善,待會兒我回去,也讓人去施粥。”
天香院。
王妃在看賬冊,看了幾天,總算是把王府內院的賬理順了,累的直揉眉心。
外面丫鬟走進來道,“王妃,有不少難民涌入京都,世子妃讓大廚房熬粥,做包子饅頭去城門外施粥。”
王妃聽得欣慰,“我們靖南王府能有這么一位心地善良的世子妃,是靖南王府的福分,照世子妃的意思辦,施粥的時候,不要告訴別人是靖南王府施的粥。”
丫鬟有些不解,寧媽媽也不明白,“施粥是好事,為何不讓人知道是咱們王府施的粥?”
王妃道,“施粥是好事不錯,但王爺已經手握重兵,名望太高,不是好事,只要難民得實惠就行了,不必招搖。”
丫鬟似懂非懂,趕緊去大廚房傳話。
寧媽媽知道王妃性子溫和,不喜出頭,要今日還是南康郡主管家,她肯定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她讓人施粥賑災了。
再說蘇棠,天災話題太沉重,這是朝廷的事,她能做的不多,讓半夏去大廚房傳話后,就把這事拋諸腦后,和馮媛說起話來,馮媛為之前膝蓋砸傷,不能依約和蘇棠逛街道歉,那天的天氣那么的好,還不知道哪天有那樣的好天氣了,再加上京都涌入不少難民,只怕短時間內都不會有大家閨秀上街閑逛了。
蘇棠道,“你又不是故意爽約,我們以后有的是時間逛街,不差這一回。”
馮媛點點頭。
今兒天氣雖然熱,但比前兩天要好不少,總是悶在屋子里也不好,蘇棠就和馮媛在靜墨軒四下轉轉,至于花園,今兒就不去了,下回再逛。
只要不碰到信安郡王,不提到他,馮媛怎么樣都好。
她在京都除了蘇棠外,就沒別的朋友了,要不是蘇棠現在嫁了人,身份太尊貴,馮府離靖南王府又有點遠,天還熱,她估計會天天來找蘇棠玩。
蘇棠有過往的記憶,馮媛性子也好,兩人相談甚歡。
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墻邊,馮媛抬頭看著靖南王府的內墻,比馮府的外墻都要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