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公臉色一僵,“刑部存放檔案的庫房都燒沒了,供詞和密信還能安然無恙?”
信老王爺瞥了宋國公一眼,直接看向皇上道,“請皇上替鎮國公府翻案。”
信老王爺這話一出,偌大的議政殿靜默了片刻,接著就哄鬧起來。
前一刻還在惋惜鎮國公府供詞被燒毀,下一刻就找到證據替鎮國公府翻案了?
這起落之大,百官們被震的半晌回不過神來了。
皇上坐在龍椅上,臉色悲憤和痛心,“信皇叔昨兒家宴之前,就把供詞和證據送進宮給朕過目了,當年鎮國公府通敵的書信乃奸人偽造,我寧朝因此冤枉了忠臣良將,實屬不該。”
皇上說完,寧王就道,“當年鎮國公和東雍澹泊侯的往來密信,臣見過,確實是鎮國公親筆,當時幾位老大臣也都辨認了,臣知道信老王爺和鎮國公關系好,一心想替鎮國公府翻案,但不能為了給鎮國公府翻案,就如此顛倒黑白。”
一番話把信老王爺氣的胸口起伏不定,他道,“鴻山派人去東雍,幾經波折拿到了澹泊侯的親筆,和當年從鎮國公府搜出來的澹泊侯親筆密信一對比就知是人偽造,至于從鎮國公府搜出來的兩封沒有送出去的密信,信的內容并非鎮國公所寫,只是落款和私印是他的而已。”
元公公把當年的密信和蘇鴻山的人拿回來的澹泊侯親筆給諸位大臣過目。
翰林院林大人最是擅長辨認筆跡,細微差別他都能看出來,他對比后道,“從鎮國公府翻出來的密信和蘇大人找回來的澹泊侯親筆看上去一樣,但仔細辨認就知鎮國公府這幾封密信形似而神不似,確實是偽造。”
他對比后,其他幾位大臣也看了,和林大人看法一致。
宋國公也對比了下,道,“就算兩封信筆跡不一樣,也不能代表蘇大人找回來的澹泊侯親筆就一定出自澹泊侯之手,也有可能這封才是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