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入夏的時候,雨水漸漸多了起來,時不時的就來一場,人們很是高興,覺得今年不再旱了,收成肯定比去年強,算是有幾分指望了。
但是,一直到了快收麥的時候,雨還是這么個下法,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農人們又開始驚慌了起來。
這雨下的真不是時候啊,
要下也是等到收完麥,糧食入倉之后再下啊,這時候下算是咋回事啊!
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看出了天時不對,今年怕是要生澇災啊!
去年旱,今年澇,這是要把種地的人給坑死啊!
天旱的話,只要地里井里的水不絕,總有辦法給莊稼澆水,可這該收麥了,連陰雨一下,那地里的莊稼全泡湯了啊。
麥穗被雨水打濕,缺乏日光照射,很難長的飽滿,
勢必會減產,更不要說收割之后原本還需要晾曬碾壓,這雨要是不停,這些活都沒法干了!
隴南一帶的農人都欲哭無淚,發愁今年的日子該咋過。
幸好,老天有眼,端午節的時候,雨總算停住了,太陽露出了頭。
早就望眼欲穿的農人們一個個沖進了地里,趕緊搶收。
就算麥子被打濕減產,也比啥都落不到強。
陳翠的莊子上也是如此,一百多畝地的麥子,她請了比往年多一倍的人手去收,可仍舊減產了四成。
交了賦稅之后,剩下的不足四成,扣除種子成本,還有人工,這一季算是白忙活了。
這好在是她,不靠種糧食過活,能虧的起,普通百姓不知道虧成啥樣了。
陳翠想到劉家坪的鄉親們,也不知道收成如何,想必日子也不怎么好過。
她寫信回去告訴劉有才,要是村里有人借糧,那就借吧,不夠的話讓她弟弟大河從縣城里運回來。
同樣的話她也跟大河寫信說了,還叮囑他,讓他跟自家老爹說,要是陳家溝的鄉親們來借糧,只要不是那等偷奸耍滑的懶蛋,就借出去吧,不夠的話從她莊子上拉。
她們家如今是劉家坪乃至尚德鎮的名人,陳家也在陳家溝成了富戶,要是鄉親們遇到難處,他們不主動伸手幫的話,肯定會惹來非議的。
劉有才和陳大河很快回了信,說一定會按照陳翠說的辦。
她能力有限,幫不了更多的人,但是起碼能幫兩個莊子上的鄉親們度過難關,那些糧食就算全借出去了,對她來說,也不算什么損失,但是對于遭受災害的人而,就是活命的希望。
隴南知府馬大人為了夏收減產的事都愁壞了,賦稅不能不收,但是收了稅之后百姓的日子該怎么過,卻是個大問題。
根據各縣報上來的數據,大部分地方減產都在三、四成左右,家里存糧多的還好,要是那等小戶,本身余糧就不多,交賦稅之后剩下的糧食很難撐到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