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拿出來,還得先進行學習,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個天才,這就可以了。
蘑菇的養殖,在夏國三國時期已經開始,宋朝已經總結了很多的經驗,不過這時候都是口口相傳,世代經營,外人根本就插手不進來。
直到1950年,老法拿出具體的蘑菇養殖總結,這才結束了長時間蘑菇養殖壟斷的這件事情。
不過就這,現在也不是誰都能學習的。
菌子的培養,養培基的制造,這都是學問。
夏國也是靠著幾十年的研究,才確定了蘑菇養殖的可行性技術,80年代才大面積推廣出去。
“玟雅,把新來的三位老同志找來,不用帶工具,這里有。”
“好的主任。”林玟雅答應了一聲,跑了出去。
沒有一會就帶人回來了。
來的三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老農,50來歲。
白寶山也沒說什么大道理,就告訴他們怎么做就行。
他們就看了一眼,干的活比白寶山指導的講究太多了。
尷尬的笑了笑,標好尺寸和位置,40公分的路,60公分寬的蘑菇生長營養壟。
這東西,白寶山并沒有準備藏著掖著,而是準備挑選幾個村子進行指導,讓他們來種植。
這樣就能直接收購了,多余的還可以賣給其他廠或者收購站。
盡量能把自己了解的知識傳播出去。
這才是白寶山該做的。
近代蘑菇養殖發起者奠基人白寶山同志。
聽聽這名頭。
有了名,利還遠嗎?
讓三位大叔在這里翻地,白寶山帶著林玟雅離開了這里。
“主任。”林玟雅在回去的路上叫了一聲。
“嗯,怎么了?”白寶山想著事情回了一句。
“我……沒什么。”林玟雅跟在后面小聲說了一句。
很有心事的一個表情。
白寶山可沒有功夫做什么知心大哥哥。
回到辦公室,想了想,還有一個來月就要收麥,事情刻不容緩。
收拾了一下,起身到了黃主任的辦公室。
“主任,忙呢。”
“喲,寶山呀,什么事情?”
“領導,是這樣的,您看看這個。”白寶山拿了一份借的農業方面的書籍,上面提到的聯合收割機的事情。
這里說的是1920年左右,外國就已經開始推廣聯合收割機了。
而現在國內,竟然還在使用人力手動收割,大大的浪費了人力物力。
您看能不能想想法子,讓上面領導給咱們弄兩臺聯合收割機過來。
這又不是工業的東西,應該不會對咱們封鎖的吧。
到時候弄過來,咱們拆拆研究一下,咱們下面可是有個農機廠的,總不能天天就打點鐮刀鋤頭這些的吧。
也能弄點高科技不是。”
“你小子,就會出餿主意。
知道現在外匯多難弄嗎?知道現在從外面運進來東西花多少錢嗎?
別的不說,很多東西在外面并不值錢,值錢的是這路上的花費。
你以為和你想的那樣,我們派艘船拿上外匯和金子就能把東西買回來了?
你呀,太天真了。”
“領導,咱們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呢?”白寶山并沒有氣餒。
“領導,要不咱們去找下李廠長,也許他老人家有辦法呢?”
“要去你自己去,別拉上我,我還想舒服幾年呢?
你呀,有的事情不能做,你以為就你知道國外的機械好用?你以為就你知道國外的收割機好用?
你呀,好好想想吧。”黃主任搖了搖頭,不再理白寶山。
“我去找李廠長。”白寶山丟下這句話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