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網上還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無人區》的票房雖然不算多高,但網上的影評數卻遠超同期其他影片。
畢竟,《青蛇》、《特種行動》這種“劇情小白”片的確沒啥好分析的,但《無人區》的細節可就多了。
其中,點贊數最多的是“大樹影評”發的一篇長文,這位早已變成葉知秋形狀的御姐博主,一如既往地一頓好夸。
“《無人區》是一部華夏電影界稀有類型的一次勇敢嘗試,是一次對西方類型電影的借
鑒,更是一次對公路片題材的本土化詮釋。”
“在評價一個導演的作品時,我們往往用一個詞去表達:功力,這個詞看似空泛抽象,實則有著十分具體的技術指標,比如對場景的設計和運用,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而在劇中那個簡陋的加油站,葉知秋制造了三場扣人心弦、極具戲劇張力的戲”
“同時,最讓我驚喜的,是在《無人區》這樣一部商業化影片中,葉知秋所加入的對于‘人性’的思考。這部影片與《瘋狂的石頭》有相似之處,又不同于后者的黑色幽默,引人發笑,而是更多的通過一系列事件、行為,表達出對人性內涵的探討”
“票房是商業化影片‘成功’的市場標準,但并不是‘優秀’的衡量標準,更何況,《無人區》在整個上映周期,預計可以獲得5億的票房,對一名新人導演的處女作來說,這還不算成功嗎?”
這篇影評一出,很快引起不少網友共鳴。
是啊,什么時候對一部影片“成功”的標準變得如此高了?
只能說,葉知秋之前的輝煌成就,讓不少人忽略了《無人區》僅是葉知秋執導“處女作”這個事實
對于網上的紛擾,已經啟程前往歐洲開演唱會的葉知秋無暇理會。
10月10日,“viva”全球巡回演唱會歐洲第一站——柏林站開唱。
在被譽為“金色穹頂”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現場7.4萬個座位座無虛席,演唱會當天的氣氛熱烈到極致。
第二天,幾乎整個歐洲的娛樂媒體頭條,都是關于這場演唱會的報導。
"7.4萬人!他征服了全場!"
“繼北美后,jackson
ye的音樂席卷整個歐洲!”
“這是除杰克遜外,歐洲所迎來的最偉大的國際流行樂壇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