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小俞終于眼皮跳動了一下,等了片刻,眼皮緩緩張開,發現自已被一堆枯樹枝包裹住了,扎的他皮膚生疼。運功震斷樹枝,四下一看,原來小船不知什么時侯一頭扎進了河灘一叢伸出河面的枯樹群中。
小俞奮力兩槳將小船撐出來,這一使勁,一股饑餓感洶涌而來,立馬攤開包袱,兩手拿起干糧直往嘴里塞,嚼了好一陣,小俞身l才緩了過來。小俞重新打量一遍自已,衣服粘粘的貼著皮膚很不好受,渾身裹上了一層臭烘烘的黑液,回想起之前處于的那種玄妙境界,好像很漫長,又似乎一剎那,回過神來又茫然不知所蹤,從兩岸的景色與凍硬還未發餿的干糧來看,應該已經過了好幾天了
。
此番修煉,小俞終于將這仙人法訣練成了第一層,而且是五本功法一齊突破,這讓小俞不明所以,又暗自欣喜。小俞見四下無人,脫掉衣服往河里一跳,內功護l洗了個澡。將身上粘著的黑液洗干凈后,重新擺舟上路。
小俞此刻坐在船頭,卻沒有練功,他探查著自身丹田,感受到五股截然不通的小氣團存在其中,這靈氣究竟有何作用,非得好好嘗試一番。
思慮至此,小俞舉起一指,調動一縷鋒銳靈氣,想凝于指尖,未果。小俞并不氣餒,反復幾次,突然“呲”的一聲,一縷淡淡的金色芒尖出現在手指頭上。小俞見了大喜,湊到眼前細看,瞧不出什么名堂,卻能感應到一絲鋒利的氣息。于是將手指往衣衫上戳了一下,登時戳出個洞,小俞面露微笑,轉頭凝神張望,想看看找個什么東西試一下威力。
這一望,竟然透過蕩漾的河面,看到兩尾肥魚搖頭擺尾的追逐,小俞大感意外,因為這并不是他肉眼看到的。
此刻他才發覺,自已的精神意力已經大漲,適才正是這道意力穿透河水,探查到了水面下的兩尾魚。小俞自然驚奇,忙聚精會神盯著魚兒,兩尾魚圍著船底轉悠了一圈之后,朝前游去,突然失去了蹤跡,小俞還未找尋,那魚兒在丈許開外噗的一聲躥出了水面,肉眼可見,神識卻無法探知了。
想通此理,小俞身形一縱,一指點出,腳踩河面一個回轉,手里提著一條魚兒輕輕巧巧落回船頭。看著那縷靈氣擊出的痕跡,小俞搖了搖頭,目前看來還是不及自已的飛刀鋒利。不過在他心里頭卻沒有失望,這始終是一扇新的大門,背后是一個神秘的世界,現在,他已經打開了這扇門。
小俞將其余四類不通氣息的氣團一一調動了一番。回春訣所煉靈氣溫溫和和,什么也看不出來,多次試探,不論攻擊或是防守,全無作用,小俞放下不管,先看其他。
寒水經所煉靈氣如水流般婉轉靈動,透出層層寒意,小俞手指貼進水面的時侯,一縷水流竟蠢蠢欲動,直想往他指頭上湊,小俞看得新奇,玩得興起,許久才停下,來試至陽功。
至陽功所煉靈氣,不出小俞所料,如火焰般躍動不止,炙熱灼人,探指抵住衣服,一下燙了個小洞,小俞心記意足,最后來使厚土訣。
厚土訣靈氣一動,小俞指頭瞬間一沉,只覺重量倍增,手指顯得厚實沉重,往船上輕輕一捺,木板往下凹了一個小印出來。
小俞一一試罷,心情愉悅,想來只要深練功法,威力定會大增。記起后面還有法術,忙翻過去看。那四門通用法術,每本都有記載,想必要更加簡單,小俞打算先練練看。
這御風訣倒和輕功頗為相似,說的是可以身輕如燕,乘風而行,日行三千里。攝物訣看起來頗為玄妙,竟能夠隔空控物,著實神奇至極。洞察術簡單單一,只說運功于眼,可以探查靈氣的存在,斂息術則恰恰相反,教人如何收斂靈氣,隱藏自身,不被人以洞察術探知。小俞看得奇怪,這矛與盾誰更勝一籌?書中有,修為高者能察能隱,低者無能為力。
半日過后,對岸樹林中一棵小樹驀地低頭一彈,一道青影騰空而出,如鳥雀般乘風滑翔,倏然落在河面,腳下連踩,躍上船頭。此人正是小俞,他此番練習御風術,福至心靈,一試即成。
這御風術并非真的可以乘風而行,和輕功無甚區別,需得借力。不過趕路速度確實勝過他的輕功,但在短距離輾轉騰挪中卻難以奏效,而且消耗極大,他這趟跑了一個時辰,靈氣已耗大半,用它趕路實在費勁。
小俞坐下調息,緩緩回復靈氣,突然手上打出法訣,并起兩指往前一伸,所指之物乃是靠在篷子邊的木槁。只見那木槁輕微一晃,震顫抖動,想起卻又起不來,好像一個吃撐了的大胖哥爬不起身一樣。小俞見狀湊近一些,那木槁忽的離地,懸于半空,手指一招,竟慢慢飛到身前,實在神奇。
小俞往河里一瞧,趴在船邊迅疾出手,撈出一條魚兒放在面前,打出法訣一指,就見其緩緩騰空,尚未欣喜,那魚兒此時一陣跳動,一下逃脫了束縛,蹦到河里去了。小俞搖頭苦笑,這法術可真是個雞肋,怪不得是通用法術。